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志愿者之声:用传承与责任照亮留守儿童与残障青年的心灵

发稿时间:2018-12-05 13:42:00 作者:吕佳璐 李岗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12月5日电(吕佳璐 记者 李岗)今天是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25年风云,弹指一挥间,中国青年志愿者始终与改革开放同向共进,青年志愿者行动成为具体而现实的当代中国青年运动,成为共青团实践育人的生动载体,成为广大青年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路径。4天前,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四川德阳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现场见到了“舞”所不能的负责人刘春香和欢行公益的执行主任李林懋,听他们讲述如何用实际行动照亮留守儿童与残障青年的心灵。

  中江留守儿童艺术团在志交会闭幕式上的演出。赵汪洋摄

  用艺术打开留守儿童的心灵

  当前,我国有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城乡、区域间大规模流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

  “2007年我就开始关注这个群体,到现在已经了十一年。”刘春香是德阳市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团长,也是德阳春香留守关爱服务中心理事长。对于刘春香来说,成立留守儿童艺术团,就是想通过教授舞蹈、音乐等知识,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艺术和接触社会的平台,用艺术的感悟打开心灵,用艺术的熏陶塑造性格。

  “开始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做这件事,后来我的家人加入进来,到最后发展成了一个团队,而经过我帮助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又会回来帮我一起做。”在刘春香看来,这种“传承”尤为重要。

  中江留守儿童艺术团在志交会闭幕式上的演出。赵汪洋摄

  刘春香说:“刚开始加入志愿者团队是因为爱心,做出成绩之后,觉得自己应该以榜样的身份引领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来。”对于刘春香来说,成为志愿者对她以及她帮助过的留守儿童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我女儿知道我在做这样一件事后,非常支持我,我觉得这对她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而我帮助过的孩子们,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感到自卑。”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实施11年来,举办参与大型活动上百场,每年义务下乡授课150天,2000余名留守儿童因此受益。与此同时,探索出通过在民族舞蹈、拉丁舞等艺术形式中融入健身、戏曲等元素的方式,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和知识面,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刘春香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能感召更多的社会机构、社会团体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群体中来。

《你好·青春》展演现场。欢行公益供图

  探索新的公益模式让更多人关注听障青少年

  来自欢行公益的执行主任李林懋说,因为志愿服务,他的内心更加敞亮,生活也充满了阳光。“欢行公益主要关注听障青少年,我们研发了乐享慢行、‘你好,青春!’音乐剧、欢行圆梦等一系列项目,而这些项目的主体都是围绕听障青少年开展的,再将他们融入到普通青少年中。”李林懋说,“我们一直在强调‘普特共融’,更多是希望听障青少年能和普通青少年融入到一起,所以才从最开始纯粹做手语推广变成了现在很多志愿者和听障青少年共同演绎一台音乐剧,为的就是向社会传递听障人士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状态,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他们。”

  “现在有很多项目给予他们物资援助,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个群体之后,会发现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社会的理解。”李林懋表示,“听障孩子长期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由于他们周围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在理解社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壁垒。”

《你好·青春》在德阳巡演。欢行公益供图

  据李林懋讲述,2016年,欢行公益的创办人秦坤与团队在“普特共融”公益理念艺术领域开花结果,一部集唱歌、手语、表演、舞蹈于一体的励志舞台剧《你好·青春》重磅上线。这部音乐剧是根据聋人女孩张天骄的真实成长历程改编。“以往关注弱势群体的活动都是以宣讲类的方式进行,大家不会特别认真地去听,而我们的音乐剧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宣讲方式,用新的公益模式让更多人关注到听障青少年这一群体。”李林懋说,“这部音乐剧就是要向广大青少年传递向上向善的青春力量,提倡同学间互助友爱,反对校园欺凌。同时,这部音乐剧以青春、励志为主题,为有志献身歌舞艺术的青年志愿者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谈到做志愿服务的感受时,李林懋说:“时间越久,我反而没有太强烈的认知我是在做志愿服务项目,我觉得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应该每天都去做的事情,我感觉自己完成这样一件事情很有意义,这就是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