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脱贫攻坚尽锐出战③ 发扬“吕梁精神” 高科技助农“摘穷帽”

发稿时间:2018-10-18 12:21:00 作者:王晓芸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吕梁临县枣木香菇产业,为当地农民铺就脱贫致富路

  【编者按】“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言犹在耳,转眼间,日子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挥洒间飞逝,戊戌年的尾巴遥遥在望,2020年也已不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扶贫青年军、产业扶贫大军、科技扶贫大军……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锐出击,冲锋决战。欢迎读者同中国青年网记者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壮志情怀与火热实践。

  中国青年网吕梁10月18日电(记者 王晓芸)金秋十月,三晋大地一派秋光正好。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在吕梁兴县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习近平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吕梁精神”是在吕梁山脉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吕梁人民革命和建设制胜的法宝。如今,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关键时刻,“吕梁精神”正在脱贫攻坚的答卷上绘写新的目标。

  扶贫攻坚,科技助力,依靠科学技术推动扶贫攻坚进程已成为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科协定点扶贫的吕梁临县、岚县,科技工作者们发扬“吕梁精神”,依靠科技创新,把当地特产的大枣、香菇、沙棘、马铃薯等农产品纷纷变成“金疙瘩”,为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用高新科技助农“摘穷帽”。

  科学发力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位于吕梁山西侧的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属丘陵沟壑地形,山多沟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食用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较好选择。但该如何发展好这项产业,对于一无经验、二无现成模式的临县来说着实不易。

  为此,中国科协积极牵线搭桥,聘请食用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对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开展不同品种的食用菌示范种植。最终,在李玉院士团队的指导下,利用临县丰富的枣木资源,成功研发出枣木香菇栽培技术,成为临县独一无二的食用菌品种。

  “枣木香菇所含的硒、镁、钙等元素均高于普通香菇,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因此也更受市场欢迎。”临县千山菌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该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千山菌业采用公司统一提供菌袋、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合作社、农户分户管理出菇的形式,2018年带动临县150户贫困户菇农年均增收1.6 万元。

农户正在修剪枣木香菇。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晓芸 摄

  一朵朵小小的枣木香菇,为当地农民脱贫撑起了一把把“致富伞”。

  截至目前,临县全县已建成大小食用菌种植企业或合作社49家,种植香菇规模达到1200万袋,500贫困农户参与种植,香菇产业已成为临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产业之一。

  “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为村民致富带来了信心。”中国科协派驻山西吕梁临县城庄镇程家塔村第一书记刘洋告诉记者,“发扬‘吕梁精神’,推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勇于拼搏,不怕困难,打赢脱贫攻坚之战。”

  技术助攻 沙棘苗铺就脱贫路

  沙棘,本是种植用于水土保持的作物,如今,在吕梁岚县,绿油油的沙棘苗,黄澄澄的沙棘果为当地农户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岚县是全国沙棘种植集中区,现有20万亩天然野生沙棘林、7万亩沙棘果园基地。近年来,岚县立足县情实际,将沙棘产业与合作造林生态扶贫紧密结合,按照“一三五五”发展模式,推动沙棘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发展,实现了增收增绿双赢、生态文明与产业文明双推进。

  据中国科协派驻山西吕梁岚县挂职副县长王保辉介绍,所谓的“一三三五”模式,“一”即由中国科协支持,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牵头建立一个沙棘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三”即三个沙棘采穗圃;“五”即在岚县土峪乡、王狮乡、苗圃、普明镇建设五个育苗基地,建成40个沙棘繁育全光雾化大棚,年产沙棘苗木400万株;“五”即在社科乡、王狮乡、界河口镇、河口乡、顺会乡建设五个万亩以上的种植基地。

岚县王狮乡沙棘育苗基地内的沙棘苗木。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晓芸 摄

  就是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精心布局,2018年,岚县全县流转的6万亩退耕还林地全部种植沙棘,成活率达到95%以上,通过“劳务收入+退耕还林补贴”方式,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带动1751户贫困户5155人实现稳定增收。

  据悉,未来,岚县将规划发展沙棘基地50万亩,其中,计划改造原有沙棘20万亩,新植沙棘30万亩,打造全省最大沙棘工业原料林基地。通过对初期套种仿生中药材和沙棘根、茎、叶、花、果、实6个方面综合开发,预计沙棘产业年收益达到25亿元,带动10万农民稳定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中国科协派驻山西吕梁岚县王狮乡长门村第一书记蔡钢看来,除了利用科学技术助农增收,更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乡亲们的思维方式,提高大家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为此,蔡钢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使乡亲们实实在在的享受政策的红利;另一方面通过手把手的教,引导其逐渐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知晓生产销售的准则,规范商业行为。此外,蔡钢还帮助贫困户科学的种植农产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扶贫要做好,就一定要做到老百姓心坎上。”蔡钢说道,“作为科协派驻的扶贫一线人员,我要把科学技术带到乡亲们身边,发扬‘吕梁精神’,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做好扶贫工作,要发扬‘吕梁精神’,真扶贫、扶真贫,要讲奉献、讲情怀,敢担当、有作为。”王保辉表示,“要深入基层,了解乡亲们最真实的需求,和我们的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因人因村因户施策,发挥出科技扶贫的最大效能。”

责任编辑:邵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