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传承英雄基因 制胜空天战场
——倾听空军“先锋飞行大队”的练兵故事

发稿时间:2018-09-30 08:18:00 作者:刘利影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刘利影) 急促的战斗警报骤然响彻整个营区上空,多名机务人员从疾速驶来的卡车上跳下,全速冲向停放着歼-11B战机的机棚,快速就位后开始各司其职检查战机性能状态,为飞行员冲天升空做准备。

  全副披挂的飞行员随后也飞奔而来,有条不紊地踏上悬梯进入战机。一切准备就绪后,战机滑出停机棚进入跑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喷出灼热的尾焰呼啸着冲向蓝天,顷刻间隐入云霄。

雨后初霁,空军“先锋飞行大队”合影。杨盼 摄

  这是空军“先锋飞行大队”在执行战备任务,时间是2018年9月6日上午。

  如果将时间刻度向前移68年,来到1950年12月21日,空军“先锋飞行大队”的前辈们在大队长李汉的带领下驾驶米格-15战机,飞赴战场。这是首支参战的飞行大队,也是“先锋飞行大队”的前身。

  当年这个大队呼啸的战机成为划破长空的第一道利剑,拉开了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序幕,这68年的时光,折射的是“先锋飞行大队”淬尖刀、砺强兵、争第一、当先锋的光辉历程,荣誉背后是先辈热血与热泪的牺牲付出,是后来者奋勇当先、锐意创新的忠心赤诚。

  继承血性阳刚

  “先锋飞行大队”前身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一大队,是新中国首支组建、首支参战、首获战绩的英雄飞行大队,首创空军历史上空战、近战、夜战歼敌,击落击伤敌机16架。其所在部队曾5次入朝参加抗美援朝空战,在飞行时长落后的情况下击落击伤敌机88架,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靠着赫赫战功拿到了空军序列第一的番号,而飞行一大队正是这支尖刀部队的“刀尖”。

  可以说,“先锋飞行大队”从诞生之初就带着站排头当先锋的胜战基因。

9月7日,空军“先锋飞行大队”飞行员完成对抗训练安全归来。杨盼 摄

  来到“先锋飞行大队”,最引人注目的是营区道路两旁的英模介绍,这条路也被叫做英模路。在英模路上可以看到在中国空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揭开空战之谜的首任大队长李汉、击落美军“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击落击伤敌机6架的邹炎……

  前辈们的铮铮铁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一大队的队员们,艰苦任务前不退缩,战术技术训练争第一,可谓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据大队教导员刘伟介绍,重大任务之前,大队都会带领飞行员面向首任大队长、首创空战胜利的二级战斗英雄李汉雕像庄严宣誓,参观大队荣誉室,用先辈的勇气和决心鼓舞士气,勉励大家不忘初心奋勇当先。

  此外,大队还举行建师日、首创日、嘉勉日等纪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优良作风,用高昂的精神指引飞行员们奋飞在祖国的蓝天,做到一杆一舵不偏航。

  在飞行一大队工作过的队员都被争第一的冲劲包围着。现任飞行三大队副大队长的余昌义来到一大队时24岁,初入队的他印象最深的是作战氛围,“进入大队走廊就能看见四句话:作战对手在哪里?他们是什么装备?他们在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办?”他认为,正是这一连串问号,鞭策着他们时刻保持警惕、聚力研战谋战。

  当余昌义踏进荣誉馆时,“看着前辈‘五个首创’的战绩,我们就在掂量这‘五个首创’沉甸甸的含义和分量,以此勉励自己如何当好接班人,跑好接力棒。”

  在“先锋飞行大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回报祖国。”有第一的番号就会有第一的牺牲,有任务就上,见红旗就扛,官兵们以一流思想、一流作风和一流成绩回报祖国。

  锐意创新争第一

  作为空军的尖刀重拳,“先锋飞行大队”的履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用副大队长张威的话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指的是2011年的一次惨痛失利。

  9月7日黄昏,空军“先锋飞行大队”飞行员在战机前进行二对一自由空战模拟演练。杨盼摄

  当时一大队代表所在部队参加空军首届“金头盔”比武竞赛,作为种子选手却在首轮以59:166大比分被淘汰出局,这对整个队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队最年长的飞行员郝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很感慨,“队里十几个男子汉吃不下饭,默默流眼泪”。郝波说让大家痛快哭,化悲痛为力量,来年把第一夺回来。

  这次空军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中对手的装备和经验并不比一大队占优势,大比分落败是因为一大队忽略了现代空战制胜机理,有了信息化装备却没有信息化大脑。

  痛定思痛后,一大队开创性地掀起“双学”活动,即“建设学习型飞行大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组织飞行人员围绕装备、战法和体系等进行深研深练,从思维观念到技战水平全面检讨自省。

  张威告诉记者,“双学”不是走形式主义,而是去学习工厂院所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借鉴外军先进经验,目的是学习对手、研究对手、战胜对手。

  一大队针对“双学”开展了很多活动,其中一部分刘伟概括为“五个雷打不动”:每天晚上利用一个小时进行空战研究、飞行日结束进行总结、每周进行空地勤交流、每月邀请工厂院所进行理论授课、每季度队内飞行骨干走出去深入各地科研院所学习。“做这些目的是紧跟信息化大潮,紧跟武器装备最新发展,只有找到这些战斗力的支撑点,才能在未来战场立于不败。”刘伟将这些活动视作保持“先锋”能力的重要举措。

  2011年那场失利发生时,一大队原飞行员、现任三大队大队长石运佳在食堂吃饭时碰到兄弟单位的人在讲评刚刚过去的考核,“他们说我们单位对抗能力也不过如此,我们当时心里感觉特别难受不舒服,但没有去辩驳,因为战场无亚军,输了就输了,重在收获到新的思维和新的力量。”

  石运佳对空地勤交流深有感触,这是飞行员和机务以及后勤保障人员重要的交流机会,双方可以就各自工作实际交换意见,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我们刚来时可能就说一下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没问题就解散了,现在经常控制不好时间讨论到开饭被迫中断,两边说好下午找时间再谈。”

  一大队开创的“双学”活动随后在全空军得到推广。2011年后,一大队5次参加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捧回四个“金头盔”,代表所在部队4次夺冠。

  追逐理想讲奉献

  9月6日一早,两架威武的战机前,一大队的老队员们庄严地站成一排,准备进行新员入列仪式迎接新鲜血液,空军“先锋飞行大队”的队旗迎着晨光在风中飞舞着猎猎作响。这一场景不禁让人想起军旅剧《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新兵入连仪式,严肃的氛围让新成员牢记前辈曾浴血长空的功勋战绩,肩负起新时代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

空军“先锋飞行大队”歼-11B战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升空。万全 摄

  副大队长张威动员新队员:先锋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空中拼刺刀;先锋就是奋勇作战无坚不摧,勇于揭开空战之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胜战基因。

  “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来回报祖国!”在队员们响亮的回答声中,空军“先锋飞行大队”敢洒热血为长空的豪气响彻云霄。

  张威是地方大学的学生,毕业时手里已经有三份很好的工作机会,为了梦想又去报了飞行员,“我干了别的工作,可能这辈子就永远都当不了飞行员了,反过来却是可以的。”一路走来,他虽然比别人晚了几年但成绩却名列前茅,刚来一大队时和队友疯狂背诵理论知识,只为不被考倒,要当雄鹰不当菜鸟。

  飞行员在奉献,而他们的家属也值得尊敬。2015年张威因各项任务3次推迟婚期,这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一切以时刻准备打仗为标准的“先锋飞行大队”,并不是新鲜事。石运佳与妻子是异地,还经常长时间出任务,被问到家人是否会抱怨自己离得太远时,他回答家人从未向他抱怨,很理解他的职业也很支持他的工作,还强调这是大队军属们的共同特点,并不是为了煽情。

  余昌义和石运佳都有一个女儿,一个2岁多一个15个月。每当窗外有飞机飞过时,余昌义妻子都会抱着孩子指着天空:“快看,爸爸的大铁鸟!”实际上余昌义因为任务在妻子怀孕9个月时才回家。前段时间空军航空开放日,石运佳妻子抱着孩子去了现场,“她抱着孩子去了空军航空大学,告诉孩子这是爸爸的母校。”妻子们与孩子的互动中,洋溢着一种对丈夫职业的认同和自豪。

  做先锋争第一、有理想讲奉献,是一大队飞行员的标签,他们身后也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在默默支持。而这些奉献和努力换来的一大队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参加9·3阅兵、高速公路跑道试飞、整建制跨区机动和高原实战打靶等,一大队在一项项难啃的任务前从未退缩,而是把“第一个冲上战场”当作特殊的待遇和荣誉。

  2014年至今一大队连续5年为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威武的战鹰在天空中护航在运输机的两侧时,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离开60多年的英烈们终于回家了,他们的热血忠魂此刻闪烁在后来的中国军人的身上,战机低空通场的呼啸声,正是当代中国军人光荣使命的有力宣誓。

责任编辑:蒋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