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初心不忘润物无声 “晋绥儿女”助力吕梁革命老区学子圆大学梦

发稿时间:2018-08-19 20:20:00 作者:李川 来源: 中国青年网

  817日,“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第一站在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中国青年网吕梁819日电(记者 李川)山西吕梁,这里群山绵延、沟壑纵横,蜿蜒的黄河经此汹涌拍岸,陡峻的吕梁山在此逶迤屏障。这里是一片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与生命染红的红色沃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依托吕梁地区建立的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存在了十二年,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70余年后,在生活、生产条件艰苦的吕梁地区,依然有部分地区的老区人民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0176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吕梁市兴县,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吕梁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817日,“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石楼站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拳拳赤子心,浓浓晋绥情。如今吕梁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存生活现状亦引起晋绥边区革命先辈后代的深深关注和牵挂。 

  817日,在2018届高考生即将步入大学殿堂前夕,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连续第三年来到吕梁革命老区,举行“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将晋绥儿女的浓情暖意送到每一位即将步入大学的寒门学子手中和心中。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左一)、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马小鸣(右一)向部分受捐助学生代表捐赠助学金。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大爱不言,润物无声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是一片红色土地,红色文化厚重,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脱贫任务艰巨。 

  817日,以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马小鸣,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李晓英、杜秀文、田小明、高玉堂,基金会项目主管段翔,晋绥儿女苏斌等为代表的基金会一行首先到此,举行“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石楼站,向120名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大学生送上一片爱心、温暖和鼓励。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向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刘丹宇捐赠奖学金20000元。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2018年高考,仅有一所高中石楼中学的石楼县高考成绩再攀高峰。普通高考二本B类以上共达线460人,达线率49.04%,同比2017年增长3.68%。然而,家庭的贫困也同样困扰着很多孩子的大学梦。 

  心怀感恩,不忘初心。这便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此行的初衷。 

  “我们称自己是晋绥儿女,是因为我们父辈在这里战斗过,老区的乡亲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知恩图报、回报那片土地是我们的初衷。”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表示。 

  “帮助老区的孩子,让这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不仅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晋绥老一辈的期望,他们当年心怀信仰、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都过上好日子,都能走进大学学堂,所以捐资助学也是在传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段晓飞说道。 

  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李俊平(右一)向受捐助学生代表捐赠奖学金5000元。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李俊平认为,“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各位爱心企业家向素昧平生的贫困学子伸出援助之手,这种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怀令人无比敬佩和感动,他们的爱心,滋润着革命老区全体师生的心田,他们的大爱义举必将擎起革命老区贫困学子的美好明天。” 

  “作为晋绥儿女,要铭记这份沉甸甸的爱,肩负起传承、弘扬吕梁精神的重任,切实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感,把爱心接力棒从一代代晋绥儿女手中传递下去。”李俊平表示。 

  晋绥儿女代表苏斌(左一)向受捐助学生代表捐赠奖学金10000元。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对于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不忘初心践誓言、尽心竭力为老区”的大爱之举,中共石楼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浩感慨道,“这次公益助学活动,以公益的方式助力石楼精准脱贫,既是对石楼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添油助力,也是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公益事业的实际行动,还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践行扶危济困传统美德的义举。”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成就的是一个未来、一个希望,弘扬的是一种社会风尚,传递的是一种社会真情。 

  受捐助学生代表吴新月代表所有受捐助贫困学生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点燃爱心,收获希望 

  今年被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录取的吴新月来自农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父母常年辛苦劳作,也仅能养家糊口。如今为了供子女上学,母亲专门在县城租了一小间平房陪读。 

  对于吴新月而言,“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资助的5000元学费,无异于雪中送炭。 

  “这份爱心援助为我送来了未来的希望,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心灵的慰藉,精神上的鼓励。让我们这些贫困学子们重新点燃理想的火炬,扬起前进的风帆,踏上灿烂的征程。” 

  今年参加高考的刘丹宇,最终以659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工业工程专业录取。 

  作为受资助学生之一,刘丹宇深深感到,阳光助学公益活动,不仅仅是物质和金钱的帮助,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这种奉献精神和博爱情怀,就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关、一阵阵无声的春雨,照耀着我们灿烂的笑脸,滋润着我们真诚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热血的青春。”刘丹宇说。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走访受捐助学生吴新月家,并送去行李箱、书包、餐具、枕头、床上四件套等爱心物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段晓飞介绍道,为了让受助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爱心传递下去,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还将与每一名受捐助大学生签订《捐助协议》,以督促他们学业上进、热心公益、回报家乡。 

  “不害怕、防受骗、不忘本。” 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对即将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提出的三点建议和希望。 

  林炎志认为,“孩子们即将步入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惑,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我希望他们珍惜时间,树雄心、立壮志、攀高峰,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和人生梦想。”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走访受捐助学生郭雅洁家,并送去行李箱、书包、餐具、枕头、床上四件套等爱心物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如今,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不忘初心,为山西吕梁地区贫困学子们送上爱心,解决后顾之忧,不仅点燃着爱心,更是播种着希望。 

   据悉,“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迄今已开展第三届。“2018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将在山西吕梁和忻州地区捐助400名贫困大学生,初步计划为兴县100名、交城县100名、石楼县120名、代县80名,捐助对象为今年高考录取二本以上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捐助标准为每人第一学年学费5000元,总计捐款200万元。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