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中国守护者:汶川十年,致敬重生

发稿时间:2018-05-12 09:49:00 作者:杨月 张潼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杨月 张潼)带着一百多双绣着“爱满人间”的鞋垫,4月9日凌晨,彭国华和妻子乘坐的航班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见到来接机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老朋友,彭国华夫妇兴奋不已。十年了,这是彭国华夫妇第一次来上海,却不是他们与长征医院医护人员第一次见面。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雎水镇道喜村天石矿矿井中作业的彭国华被埋,他坚持了7天后被救出。获救后,彭国华被转到设在当时绵阳市安县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以下简称长征医疗队)接受治疗。

  2018年4月9日,彭国华和妻子文友会来到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看望当年救治他的医护人员。受访者供图

  十年来,彭国华心里一直想着一件事:一定要去一次上海,当面感谢当时救治他的医护人员。

  今年4月8日启程前,彭国华特意准备了野蜂蜜,妻子文友会则带上了十年间绣好的一百多双鞋垫。鞋垫上“爱满人间”四个字分外醒目。

  彭国华妻子文友会这次带来十年间绣的100多双鞋垫,送给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医护人员。受访者供图

  彭国华只是地震期间被救助的千千万万名患者之一,医生队伍、救援队伍、援建队伍……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他们是最温暖的中国守护者。

  帐篷医院中诞生的“长征宝宝”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驻扎灾区的73天中,长征医疗队在恶劣的环境下,创造、见证了太多生命奇迹。

  长征医疗队在抢救伤员。资料图

  因地震破坏,当地医院已无法接诊孕产妇。这天,帐篷医院里来了一位名叫钟静的孕妇。地震发生时,她风驰电掣地从山上跑下来,侥幸躲过一劫,但腹中的小生命却因过于颠簸而面临着夭折的危险。来到帐篷医院时,她的预产期已经超过了两周。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胎心几近消失,胎位也不正,刘晓军医生当即决定:必须立刻进行剖宫产!

  可是野战条件下,手术设备都不齐全,胎儿在母体内已经缺氧,母亲又属于骨盆狭窄型,手术过程中母亲一旦大出血,母子都有生命危险。

  刘晓军和李文两位医生反复沟通,决定进行手术,同时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子爸爸在帐篷外焦急地等待着,坐不住,来来回回地走。帐篷紧闭,其他医生也捏了一把汗。

  “哇……”伴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终于,一个六斤重的男婴平安出生!

  就这样,长征医疗队迎来了第一个在帐篷中诞生的宝宝。孩子洪亮的哭声缓解了所有人紧张的心情。

  两度闯出“鬼门关”的母亲给孩子取名“叶长征”。“他在长征医院出生,是长征医院的医生给了他生命。”小男孩的出世给这个刚刚受到地震灾害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希望。

  帐篷医院里,医生们与“叶长征”合影。资料图

  长征医疗队的队员们更愿意把这个小宝宝叫做“长征二号”。原来,在叶长征出生之前,医疗队已经有了“长征一号”宝宝。

  “长征一号”宝宝5月9日出生后头部血肿,脐带感染。父母抱着他经过10来个小时的连续奔波来到长征医疗队驻地。李文和刘晓军两位医生一分钟也没有耽误,进行了对症处理,并协助给孩子喂了奶。很快,啼哭了一路的婴儿就平静地睡着了。当医疗队员问小孩叫什么名字时,父亲李兵说就取名“长征”吧,他说:“10个小时的连续奔波可谓长征,后又被长征医院专家救治,取名‘长征’意义重大呀!”

  就这样,在营救官兵、急救队员、医护专家的生命接力中,濒危的妈妈们被接二连三地送到长征医疗队,又先后有7位孕妇在长征医疗队生下了孩子。医生们倍加珍视这些历经劫难的小生命,精心治疗、护理、手术……他们用对灾区人民的深情续写着一个个希望传奇,这些孩子都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白大褂、白口罩,成为灾区群众眼中象征生命的颜色。清脆的啼哭声传遍野战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新生的希望和气息。

  一身橘红的生命呼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救援?”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课堂上,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正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培训。投影仪在白色教室墙壁上打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救援场景。

  十年过去,汶川地震救援经历仍如烙印般,印刻在救援队队员心上。

  汶川地震中,正在开展救援工作的救援队队员。中国国际救援队供图

  从接到汶川地震的紧急短信,到队伍抵达都江堰灾区,救援队只用了9个小时。

  2008年5月14日,在连续对都江堰中医院、都江堰聚源镇中学、新建小学进行救援后,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绵竹汉旺镇,营救被困东汽中学废墟中的幸存者。

  早上7点,救援队在搜索时发现学校楼后有求救声,队员张健强冒着生命危险,爬进废墟仅存的窗户查看。废墟中,张健强发现一名小女孩,两腿被坠下的砖瓦压埋。

  情况严峻,王念法立刻带领队员制定营救方案:将铁窗全部剪断,对墙体及横梁进行支撑,对小女孩周围废墟进行破拆。

  救援在有序进行。突然,大地开始摇晃,废墟上的楼板开始强烈摇摆,楼上不停有构件往下掉。

  是大余震!有人喊,快撤!队员们赶紧往废墟下面跑。队员杨阳跑出来了,但是崴了脚。队员卢源泉冲出来的时候,被碎石砖绊住,骨折了。把他们送上救护车时,杨阳流泪了,不是因为自己受伤,而是因为不能继续救人!杨阳是汶川人,救援时,他的家人还下落不明。

  万幸,余震没有危及小女孩的生命。余震过后,队员们再次回到岗位,继续对小女孩展开救援。20多个小时的破拆后,队员们终于能对压在小女孩身上的砖瓦进行清理。这时,一直沉默的小女孩突然说话了:“叔叔,我想睡觉。”

  被困人员看到救援人员容易放松,一睡过去就可能醒不过来。“坚决不能让她睡。”王念法立刻让队友王爽和她聊天。2008年5月15日6点30分,经过近24小时的营救,这名叫小琴的女孩终于成功获救。

  5月15日晚上,在东汽中学,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成功救出一名女学生。资料图

  在汶川救援过程中,中国国际救援队最长曾连续作战120小时,15天时间先后转战48个作业点。

  49人,王念法一直记得这个数字。在汶川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共救出49名深层埋压的幸存者。薛枭、马晓凤、被困164小时的李明翠……这些被大家熟知的名字,都出现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获救者名单上。

  十年,弹指一挥间。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随时奔赴灾区第一现场的使命与责任。用生命守护生命,曾经的泪水与伤痛已化作中国救援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

  灾区援建中的兄弟情

  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从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中考出雅安市文科状元,到援建的新家园让老百姓尽快安居,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灾区做点什么。

  在受灾严重的四川汉源县,中建三局成都公司负责新体育馆的建设。项目工长孙永利是个来自湖北的小伙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们每天都到路边的一家小饭馆就餐。小饭馆的老板是汉源县萝卜岗附近的农民黄汝彬。听说是来援建的队伍,黄老板大方拿出汽水和茶叶蛋,免费送给他们。孙永利要给钱,黄汝彬就急眼。

  中建总承包公司安装分公司华侨城项目工人为地震灾区捐款。受访者供图

  孙永利更着急,“人家是维持生计,我们吃饭是刚需,照他这么送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灵机一动,向项目领导建议,将工人居住的板房腾出两间来给黄汝彬夫妇做生意,既解决工地员工的吃饭问题,又能照顾黄汝彬的生意。领导听了也很赞同。

  黄汝彬知道孙永利兜了一大圈子还是为了帮自己,欣然接受邀请。于是,工地上的小餐馆就这样开张了。

  工程在推进,抢工期压力逐渐增大,孙永利和一些同事意外生病。眼看着兄弟吃不下饭,黄汝彬就和妻子跑到很远的山下采购湖北菜,让久居异乡的灾区建设者们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2009年11月,黄汝彬夫妇在新县城分到了新房和商铺,在繁华地段,不愁生意。可是黄汝彬却铁了心不搬家。黄汝彬怕自己走了,项目组的兄弟们吃不上热乎饭。

  援建工人们搭建活动板房。受访者供图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2010年的春节,孙永利和项目职工都没有回家,黄汝彬的小食堂坚持照常营业。除夕夜,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为刚下工地的工友们扫去了一天的疲惫和思乡之情。

  项目完工,孙永利的项目组要走了。离别之际,黄汝彬端着满满一杯酒,饱含热泪地敬这些援建灾区的建设者们:“谢谢你们,湖北来的兄弟们!”

  这杯酒,凝聚着援建者用一砖一瓦为灾区重建倾注的心血,也凝聚着灾区群众沉甸甸的感恩之心。

  地震无情人有情,无数动人的故事彰显人间大爱。

  10年过去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让我们致敬善良,致敬重生,致敬中国!

责任编辑: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