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狄在为学生记录体育测试成绩。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日电(记者 刘利影 孙钊)朗诵《少年中国说》已经成为河北平山北冶中学八年一班的特色节目,山区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将少年人的朝气蓬勃诠释得淋漓尽致,从朗诵零基础到落落大方地站在舞台上演绎名篇,支教老师张仁狄功不可没。
张仁狄是中直机关青年第20批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队员,去年8月底来到北冶中学的他早已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常以严师形象示人的他,实则是一个领路人和守护者的角色,对学生投入心血高度负责,严厉又细腻,他希望传授所学帮大山的学生们找到人生的方向,使他们像雏鹰一样自由飞翔。
严师重教
张仁狄(右一)和同事在家访过程中与学生的妹妹交流。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利影 摄
张仁狄和同事对学生进行家访。中国青年网记者孙钊 摄
北冶中学位于红色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的北冶乡,来自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的张仁狄目前在学校里担任体育老师,同时负责播音社团活动课,在他看来,做一名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拥有播音与主持专业功底并且曾是长跑运动员的他,通过前期充足的备课和规划,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得很快,“体育老师发号施令要准确,‘以右翼排头为基准、前后左右一臂距离散开’这句话我练习了很久才说得很顺畅。”
初当教师一节课要面对80人的张仁狄接收到了来自学生鼓励和支持,同样他也以极大的耐心为学生授课。他现在随时能为同事来一套放松按摩,配上专业的讲解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源于他给学生们上课的积累。
4月22日下午,学生们结束假期全部返校,几位老师在操场上与学生开会,虽然第二天才正式上课,但张仁狄已经自动加入其中,他把做好政教工作也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猎奇模仿意识强、叛逆情绪重,很容易被误导放弃学习,这意味着张仁狄必须耐心地去引导学生,甚至斗智斗勇。
23日早上,张仁狄无意中发现有两名学生在洗手间吸烟,一番询问后学生仍含糊其辞,随后张仁狄让他们回去反省。中午,两个学生来找他解释事情经过,正在宿舍和同事吃饭的张仁狄马上放下筷子,将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宿舍单独谈话。长谈之后学生终于承认了错误。
面对不诚实的学生,张仁狄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学生交流主要是找他们语言逻辑上的漏洞,一步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遇到不配合的学生费心费脑有时候也会有挫败感。”
在张仁狄看来,知错就改重要,避免其他学生被带坏更重要。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多数情况下很难理解老师们的用意和付出,对劝阻不屑一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张仁狄必须以严厉形象示人。
细心守护
张仁狄在家访时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利影 摄
张仁狄和同事为困难学生家庭送去电器。受访者供图
倾注大量心血最后可能只取得微小的成效,张仁狄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工作中,看似严厉的他有着非常细致的一面,抓纪律的同时并未忽略学生内心的情感。
面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张仁狄经常教导他们:“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放弃,大家可以从音乐体育等其他方面发展,在学习生活中放弃自我后剩下的只有失败。”
爱玩不想受束缚的学生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经常有学生自我放弃。张仁狄很上心的一名学生在坚持测试中选择放弃令他很心寒,很长时间里没有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
一段时间后,这名叫吴宝山的初三学生主动找到张仁狄,希望老师多去自己的班级走走转转,“听完孩子的话我内心很受触动,觉得有点对不起他,在教学生不要轻言放弃的时候我却放弃了,这是一个很失败的示范。”反思总结后张仁狄继续关注着这个班级,课后经常和学生们打球聊天。
在4月19号北冶中学放假后,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张仁狄和其他两位支教老师对几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张仁狄也表现出了他的细致和耐心。
学生付程程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在与支教老师交流过程中,母亲表露出对儿子一些行为的不理解。母亲的不满令付程程很难过,随后哭着跑出了屋子。
见状张仁狄马上跟了出去,片刻后带着情绪平复的付程程回到了另一间屋子。他和学生紧挨着坐在沙发上,询问他平时在家做些什么、有没有爱玩的游戏,此时柔声细语的张仁狄和学校里严肃的政教老师完全不同。
初三学生付雪莲品学兼优,几位老师着重问了她的成绩以和理想高中的要求作对比,说话间张仁狄马上用手机找出了付雪莲理想高中的各科成绩要求,一一念给学生听。
在付程程眼里,张仁狄老师平时很严厉,但是非常关注学生,支教老师帮了自己很多。校长刘志国告诉记者,张仁狄认真负责,晚上经常去巡查自习,利用自己的资源为支教扶贫工作做了很大贡献。
张仁狄评价自己很严肃,可八年一班的同学们并不这么认为,在和记者交流时学生们齐声否认了张老师严肃的判断,纷纷表示他人很好很有耐心。
鹰隼试翼
张仁狄在指导学生朗诵《少年中国说》。图片来自北冶中学微信公众号
因为指导《少年中国说》的朗诵,张仁狄和八年一班的学生接触较多,这个集体朗诵已经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的代表性节目。
从教后张仁狄发现,山里的学生缺乏社会化的表达环境去锻炼交际能力,他自己指导的同时也邀请专业的播音老师来给学生上课,“表达能力不足会成为学生们进入社会的障碍,我的课程更注重表达,让学生们锻炼语言逻辑能力。”
指导时,张仁狄反复向学生强调要树立自信心,把自己当作展翅的雏鹰、震慑百兽的幼虎,这也是他选择《少年中国说》的原因,“我告诉学生们不要有自卑心态,不要觉得自己是山里的孩子和别人有差距,其实没有,你们的体质、你们的心灵都是你们的特长。”
在张仁狄看来,表达本身没有错误,只要勇敢地把最好的一面发挥出来就能达到“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效果。他现在最盼望的是学生们能够落落大方地站在舞台上表达出心中所想,“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
学生们的第一次朗诵合练超乎了张仁狄的想象,他感慨于学生们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从朗诵中找到了自己教学的意义和自信。
最开始这个朗诵节目是为北冶中学的元旦演出准备的。4月26日,学生们被邀请到西柏坡和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们同台演出,山区孩子们的表演受到了好评。
北冶多山,学生们的家分布在群山之间,上学路高低起伏,大家每周都要自家中赶去学校,有的骑车有的走路,学生们借《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山里孩子求学的坚定和刻苦。
4月下旬的北冶中学内新绿初生,远山屹立在春雨后袅袅雾气之中,在张仁狄的指导下,学生们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回荡在绿树红楼的校园内,空灵的声音传达出大山孩子的少年意气和蓬勃朝气。
北冶中学在乡里一众略显破旧的建筑中好似明珠般的存在,300多个学生就是闪烁在这颗明珠之上的耀眼光芒,支教老师和当地老师一起擦亮了这颗明珠,使学生不断灿烂生光。
在被问到是否设想过支教结束后离别的场景,张仁狄显示出了一贯的严肃:“没有考虑过,我的心思还在没结束的课程上,可能这份感情会在我走的那一刻爆发。”他告诉记者,在离开之前他计划再安排同学们排练一个朗诵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