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法舟冲网浪:习近平为何致贺信给他们?

发稿时间:2018-03-30 05:08:00 作者:曾繁华 陈琛 张玲琳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曾繁华 陈琛 见习记者张玲琳)26日,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广州开幕。这次会议以“挑战与超越——互联网时代的司法”为主题,就法院信息化与智慧法院建设、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问题、利用互联网加强各国在案例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完善国际司法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3月26日,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式现场。程国维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此次会议发出了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第一封贺信。

  这封贺信说了什么?为何而发?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同葡语国家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司法领域交流合作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将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互联网+”助力智慧公正司法

  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需要互联网的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26日,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会上表示,中国法院着力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为审判工作插上现代科技翅膀,法院信息化3.0版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各级法院在“一张网”上办公办案,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和智能化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超过68.7万件,观看量突破50.3亿人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超过4318万份,访问量突破138亿人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资源库。

  早在3月9日,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时就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努力方便群众诉讼:推广安徽合肥“互联网+诉讼服务”经验,全国86%的法院建立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开发“智慧法院导航系统”,实现诉讼服务精准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助力法治信息化,中国为信息时代的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周强表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希望与葡语国家最高法院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提升司法信息化和网络空间法治化水平,共同为推动各国司法事业发展和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从来不应该成为唯一的选项。政策沟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首要内容。只有政策沟通好,才能确保其他合作内容稳步推进。这次中国与葡语国家加强司法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北京市社科院外国所副研究员戚凯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法务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跨国司法合作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司法合作框架与平台,意义非常重大。”

  互联网是手段,同时也是“疆域”——需要司法维护秩序的疆域。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这样说。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 铎摄

  “当前,基于互联网实施的跨国犯罪、恐怖主义行动越来越多,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另外一方面,国家主权安全也从传统的海陆空向网络空间延伸。世界各国的网络主权安全警钟长鸣。”戚凯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一定会带来中国与各国网络空间的进一步交往与融合,不论在私营部门,还是国家主权层面,都是如此。因此,通过司法保障互联网安全,不仅能有效保障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而开展的各领域合作,还能有效确保各国互联网主权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在26日的会议上表示,针对网络治理特别是网络犯罪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将不断完善网络法律规范,为依法惩治网络犯罪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互联网需要法治的护航,法治环境有赖于互联网的助力。处理好这对辩证关系,不止关乎中国发展,更是新时代关乎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诚如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此次会议以“挑战与超越——互联网时代的司法”为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各位代表深入交流、积极探讨,努力推进互联网国际法治,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一封贺信,两种融合,多方合作,全球共赢。

  两会闭幕后的第一封贺信,寄托了习近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考、殷切寄望与长远擘画——这些思考、寄望、擘画,正在中国逐渐落实,并与世界共享!

责任编辑:刘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