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担千年大计重任 青年助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稿时间:2017-12-23 08:29:00 作者:刘喆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4月19日傍晚,习近平来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刘喆)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中国发展的思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更需要青年一代的努力。

  聊城大学绿野协会环保志愿者正在清除电线上的藤蔓。绿野协会供图

  身体力行 共同建设绿色新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为了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无数青年积极行动,投身农村环保建设。聊城大学绿野协会团队的大学生就是这样一群青年环保志愿者,他们深入农村,走访调查,组织实施“‘乡村田园’鲁西新农村建设”项目。

  绿野协会团队成员在项目总结报告中写到,当下,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不仅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团队成员向村民们宣传大气环保、水环保、土壤环保等先进环保理念,与当地村委会合作,解决农村藤蔓缠绕电线、旱厕改造、垃圾分类、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

  农村地区肆意生长的藤蔓经常缠绕在电线上,给村民人身安全带来隐患。为了清除这些藤蔓,保障用电安全,在绿野协会理事长冯子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利用宣传彩页向村民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详细列举了因为藤蔓缠绕电线引发的重大事故,提醒他们注意藤蔓长势,预防危害发生。

  村里居住的大多是留守老人,普遍没有接受过环保安全教育。“他们有时候不理解我们讲的内容,也看不懂我们制作的宣传材料。”冯子超说,有些村民甚至抵触与环保志愿者接触。有些缠绕电线的藤蔓是村民家的瓜蔓,而且长势正好,村民便不顾团队成员的劝说,执意阻止他们清除。

  但是在志愿者们坚持不懈的诚恳沟通和当地村委会的大力帮助下,村民们慢慢放松了心态,认识到了藤蔓缠绕电线的危害和环保的重要性,不仅同意清除藤蔓,还主动帮着志愿者们宣传环保知识。

  冯子超认为,“当下农村环保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更需要我们广大青年志愿者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农村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冯子超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带动更多青年关注农村环保,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不要让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下一个‘乡愁’。”

  华诚心青年创立人、爱心公益协会高级顾问王军给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华诚心青年志愿者协会供图

  因为热爱 农村环保永不止步

  发展经济并不意味着牺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王军,“仪(益)起共建绿色家园美丽乡村”项目负责人。2016年1月,怀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王军把十多个来自各行各业、热心环保公益的人聚集到一起,创立了仪陇华诚心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华诚心青年”)。同时,身为爱心公益协会高级顾问,王军又联合华诚心青年和爱心公益协会,专门发起了“仪(益)起共建绿色家园美丽乡村”项目。

  王军认为,团队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都热爱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把绿水青山永远传承下去。”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传承绿水青山?

  最初,王军和团队希望通过选定乡村,帮扶农户种植果树,增加当地植被面积,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在面对农民,尤其是留守老人和青少年的时候,王军发现环保意识的缺乏是大家普遍的“通病”。

  经过再三思考和讨论,团队认为要先帮助当地村民增强环保意识,再推进环保行动。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项目团队最终选择了“减少白色污染(白色垃圾)”这个老少皆宜、操作性强的项目。

  为了让当地村民和青少年建立环保意识,项目团队与各村的村委会配合,到乡村和学校开展健康与环境保护教育,发动当地村民参与活动, 去山头田野收集白色垃圾。

  通过环保宣传,王军发现当地老百姓环保意识明显提高了,环保行动也更加自觉了。许多村民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树,让庭院美,让乡村更美。

  王军表示,未来打算通过家乡特色来进行环境保护。“我们家乡竹子多,以前竹制品是大家主要的盛物工具,但现在只有老年人还在用,年轻人用得少。”王军希望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利用可持续使用的物品,保护环境。“我们每个华诚心青年将上下求索,积极投身环保公益活动,一起共建绿色家园,美丽乡村,永不止步!”

  

  7月13日,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举办首届全国青年环保风云会。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责任”。图为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发起人、理事长关辽。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供图

  低碳发展 推进全民减排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纷纷着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受《京都协定书》催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在各国积极发挥着资源配置器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碳市场交易主体主要为国家及企业,公众参与度较低。国内外对于个人碳账户的探索也普遍面临着公众参与感不强、产品不具备可持续性、计量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2017年7月,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成立,这个前身为京津冀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的公益组织,以聚集大学生力量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宗旨,联盟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103所高校环保社团。

  作为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的发起人和理事长,从小在山西长大的关辽,对污染之痛感触很深,“我们今天看到的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空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无一不是在为我们人类敲响警钟。”

  关辽经常看到周围的同学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他认为,“如果能够拥有生态文明观,他们的行为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高校学生是社会中素质最高、可塑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群体,如果能在高校率先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就会对全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关辽意识到,要凝聚大学生的力量,向全社会普及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高校、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有良好的生态观和环境友好意识并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才可能变好。”

  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帐。”除了建立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关辽还有更大的“野心”,“今后,我们要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宣传生态文明的观念。我还和朋友建立了生态文明景观设计公司,希望从另一个角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环境家园需要党的领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青年一代人的努力!

责任编辑:李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