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文艺名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落地西安交通大学

发稿时间:2017-12-13 17:52:00 作者:樊慧琴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2月12日,“坚定文化自信 传播时代新声”文艺名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普庆摄

  中国青年网西安12月13日电(记者 樊慧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2月12日晚,“坚定文化自信 传播时代新声”文艺名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更好引导青年特别是高校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活动开始前,学生们在“坚定文化自信 传播时代新声”背景板前签到。中国青年网 张普庆摄

  此次活动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主办,共青团陕西省委学校部、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中青视讯手机台承办,中国青年网、未来网协办,腾讯互动娱乐、《王者荣耀》项目给予特别支持。活动现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小刚“以讲《论语》,谈修身”为主题开展讲座,“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通过对论语中修身思想的讲述,引导大学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小刚以讲“论语”,谈修身为主题开展讲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普庆摄

  赵小刚教授向大学生重点讲述了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并重点从“修身的意义”“修身的内容”“修身的榜样”等方面阐述了《论语》的意义,让现场大学生感悟到了《论语》的博大精深。赵教授还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详细介绍了“修身的途径”,他提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不仅要持利弃弊、学以养德,更要多问多思、学用相辅,而后才能笃志以学,日有所进。

 

  在互动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同学现场提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普庆摄

  在活动互动环节,一位西安交通大学同学提问到,《论语》中的义、礼、孝、信等一系列道德概念,哪个最具时代价值?赵教授讲道,以上概念均是道德概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但从时代意义来看,“信”字尤为重要,孔子说:“信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诚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西安交通大学的俄罗斯籍同学丽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外国人,听完本次讲座,也不禁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过赵教授对《论语》的解读,她更加体会到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当代文明结合所迸发出的无穷力量。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有朝一日能将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最后的抽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共11名幸运同学分别获得由腾讯互动娱乐、《王者荣耀》项目赞助的iPad mini 4、移动电源、腾讯纪念版公仔,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现场获奖的幸运同学。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慧琴摄

  据主办方介绍,“坚定文化自信传播时代新声”文艺名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还将继续邀请史学家、国学双语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等专家学者走进国内各大高校,讲授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门类的起源、发展和特征、成就,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民族精神,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作品,去培育当代青年学生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宋继祥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