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病情
诊断书藏单位更衣柜
李金炎多才多艺,会朗诵、会唱歌,是单位文艺活动的骨干。
同事们时常会想起,那个时刻注意仪表的老大哥,走在食堂的路上,走进聚餐的人群里,哼唱起他最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
他歌声高亢、嘹亮,每次唱完,总会赢得众人的喝彩。“他是个不服输的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哪怕是爱好,都要去专业的文工团去学习,要唱到最好。”
在家里,李金炎是有名的孝子。
他的外甥女回忆,舅舅尽管五十多岁,但在年近九十的姥爷、姥姥面前,却总还像是个大孩子,变着法儿地哄老人开心、说笑,用不多的闲暇时间带他们郊游。
老人的健康,是他最挂念的事。2012年,李金炎的父亲患肺癌,他把父亲背下五楼,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又背上楼。尽管每次都是汗流浃背,但他总是憨笑着说,“嗨,没事”。
父亲住院后,他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夜里,为防止自己睡得太沉,听不见父亲呼唤,就找来一根毛线绳,一头系在自己手腕上,另一头系在父亲手腕上。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耽误过一次值班。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安保期间,有天,李金炎忽然觉得浑身无力,很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就住院了。监区长侯建军去看望他,他轻描淡写地说:“就是有点高血压,医生非让我再多查几项,其实根本没事儿。”
两周后,李金炎就上班了,他告诉同事:“检查了,都没事”。
李金炎因公牺牲后,侯建军陪他的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仁和医院的诊断书——那是他5月份住院时医生给出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2级中危、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整整6项。
李金炎的女儿是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医生,每逢同事看病有困难,他总是豪爽地说:“没事儿,去找我闺女。”侯建军以为,这张诊断证明,他肯定会告诉女儿,商量如何治疗的。
但他没有,只是将这份诊断证明永久收藏在单位的更衣柜里。侯建军知道,他从不想麻烦同事,更不愿让女儿担心,“那可是他一辈子最大的骄傲。”
【寄语】
这段时间,我眼前总出现你遗物中的那张《诊断证明书》。你应该知道,这些病随时威胁生命呀!可当我问起病情,你总笑着说:“嗨,没事儿”。我真是恨自己,为什么就信了你的“谎言”?可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啊!几十年来,你把全部力量都贡献给了工作,唯一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北京市监狱七监区监区长侯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