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深圳:揭秘144.6亿地下钱庄案 老板怎么赚钱

发稿时间:2017-03-29 09:01: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如何利用汇率赚取差价?邱某华交代,“举个例子,国内客户找我换1万美元,当天中国人民银行的汇率是6.7,那么我在国内人民币账户收取67100元人民币。”

  “1万美元看似赚取的只有100元人民币,但提成是有区间阶梯价的,交易额大了,利润就高。”吴永新说。

  “这个过程中,资金并未发生实际的跨境流转,只是通过分别在境内外收付人民币和外币、分别记账的手法,变相实现资金跨境流入流出。 ”公安部经侦局反洗钱部门负责人束剑平介绍,这样的汇兑型“地下钱庄”为目前规模最大、危害最大,且犯罪手法最隐蔽的“地下钱庄”犯罪类型。

警方从地下钱庄窝点缴获的银行卡等涉案物品

  “地下钱庄”年获利数百万元

  给不法分子“洗钱”提供平台

  “我们的客户都是东莞、广州、珠三角地区小规模工厂的商人,他们境外客户的订单,交易数额都相对较大,但是国家有明确的外汇限制,交易额都不能立即到手,他们通过我们进行操作,希望快一点收回货款。”梁某生坦言。

  这些厂商的交易金额,相对来说并不算大,而他们也只是“地下钱庄”的一部分客户,“很多大笔金额进来,我们都闭口不问,我们不否认有一些官员转移资产,或者一些人利用‘地下钱庄’骗取出口退税、走私假货。”梁某生说。吴永新告诉记者,为了获得客户的信任和今后的业务发展,“地下钱庄”也根本不会过问客户的身份和转移资金的目的、走向。

  据了解,此类“地下钱庄”在全国有很多,像梁某生、邱某华这样每年轻松获利几百万元的,不在少数。“很多‘地下钱庄’的经营者,如果感觉‘客户’的资金有问题,会提高汇率和手续费,这就是‘黑吃黑’。”

  束剑平说,“‘地下钱庄’犯罪正在不断演化成一种复合型犯罪形式。在犯罪分子眼中利润更大的其他经济犯罪,比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与‘地下钱庄’犯罪勾结起来。它不仅给我国金融体系、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也给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平台。”

  公安部经侦局反洗钱部门负责人 我国地下钱庄犯罪类型有哪些?

  跨境汇兑型: 其作案手法十分简单,即境内外通过“对敲”的方式,实现资金的非物理性转移。汇兑型地下钱庄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危害最大和犯罪手法最隐蔽的地下钱庄犯罪类型。

  非法支付结算型: 不法分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如企业高管逃税),通过设立“空壳公司”,甚至离岸“空壳公司”,采取网银转账等方式协助他人将对公账户非法转移到对私账户,或者套取现金。

  非法买卖外汇型: 不法分子在国内的外汇黑市进行低买高卖,从中赚取汇率差价。

  随着支付方式的变革,地下钱庄犯罪团伙也开始利用政策和金融创新从事非法资金跨界转移。

  如破解移动POS机,在境外采用制造虚假贸易的方式,将人民币换成外币。甚至有人采用兵团作战,大量开设银联卡,利用境外的ATM机套现,将外币卖给客户。

  地下钱庄犯罪有何特点?

  家族化明显: 以家族、血缘或乡亲关系为纽带,建立信用关系。

  地域性强: 从近年破获的案例来看,广东潮汕、福建晋江、浙江金华以及云南的部分对外贸易城市,不同地方的地下钱庄服务不同区域客户,如云南的地下钱庄主要服务毒品和边贸交易。

  公安机关是如何打击地下钱庄犯罪的?

  经过公安机关近些年的持续打击,我国地下钱庄犯罪活动得到一定遏制。但总体来看,目前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仍较为活跃,各地下钱庄之间相互勾连加剧,涉案地区蔓延扩散,隐蔽性越来越强,危害越来越大,已成为各类犯罪的帮凶。

  针对地下钱庄日益呈现出的团伙化、跨区域、跨国境等特点,2016年,公安机关将涉及多省份、跨区域、跨国境、为贪腐等各类犯罪转移赃款的地下钱庄作为打击重点,并深挖扩线打击地下钱庄上游犯罪,不断提高整体打击效能。

  同时,针对地下钱庄犯罪手法专业、隐蔽,以及打击难、发现难和查证难的特点,公安部及时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各地案件的侦办。接下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挤压地下钱庄犯罪空间,对其形成全面打击的震慑效应。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平安南粤

责任编辑:邹畅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