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小学性读本引吐槽 教材编写方回应:应自然准确地传递性知识

发稿时间:2017-03-07 15:14:00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王湛 陈瑜思 中国青年网

  性教育专题教材进课堂 浙江还是比较严谨的

  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分国标教材、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三大类。邱连根说,不管是北师大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还是之前江西高校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高中生科学性教育》,都不属于国家强制要求学校必须开设的国标教材,它属于地方教材范畴,一般称为专题教材。

  “专题教材是选修教材,并不需要教育部的审查才能出版。但近年来,进入中小学课堂的专题教材,通常需要省级教育部门的审定,才能为学校选用。”邱连根说。

  据邱连根了解,各省的专题教材,进课堂情况并不一样。“浙江省是比较严谨的,凡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必须通过省教育厅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而其他有些省份,并没有那么严,可以由学校自己决定。”

  “性教育的图书,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因为跟升学没有关系,所以,学校和家长实际并不重视。”邱连根说,“并且,这个内容一直没有进入主流话题,也不可能像语文、数学等教辅书一样,让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心得,互相推荐。”

  业内人士说,市面上的性教育图书,也是鱼龙混杂,有些思维也很陈腐。

  去年六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高中生科学性教育》被爆侮辱女性,其部分内容称女孩婚前性行为“下贱”,并认为婚前发生性行为会使女孩失去爱情。

  国外的主流性教育 更关注如何教孩子自我保护

  “性教育教材,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公认的观点。”邱连根曾看到过英国的一套教材,通过漫画的形式,把有关的性器官以及性活动展现出来,但英国的家长对此也并不是全部接受。

  他说,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所顾虑,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情况。“所以,国外的性教育教材,同样偏向保守,网上传播的那些赤裸裸的图片,也是个案,并不能代表国外性教育的现状。”

  比如,欧美家庭中,父母常以《小鸟和蜜蜂》的故事来跟孩子解释“我是怎么来的”。有报道说,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珊莎·史塔克”的苏菲·特纳,15岁时父母才想起要对她讲这个故事。英语中bees(蜜蜂)采蜜用来隐喻男子射精;birds(鸟类)产卵用来隐喻女子排卵。

  不过,这种隐喻式的回答,往往让孩子似懂非懂。所以有专家认为,在孩子提出性知识问题时,父母不应太回避,而且直接用人体解剖学术语解释人体生殖系统更有利于孩子对性知识的了解。学者认为在儿童3到6岁期间若问起性知识问题时,父母可以直接向孩子介绍男女生殖器官的医学名词,以使孩子能以较好的心态使用这些名词,而不是将这些名词当作脏词来看。根据调查,美国67%的父母当孩子问起男女之间的区别时,会直接用这些词汇来描述男女的身体部位。

  在发达国家的公立学校中,普遍已经建立循序渐进的儿童性教育课程。

  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从简单的生理学,到复杂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这是国际教育界认可的性教育方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的这套《健康与幸福》,是美国主流的健康教育教材,儿童性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内容是“性保护”,而不是“性行为”。也就是说,它更多的是告诉孩子,如果有了性冲动,要怎么保护自己,包括事前和事后,以及存在的风险。

  比如,在六年级上的第5课中,主题是“节制”:

  “选择健康行为就是在保护健康,而健康行为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践性节制。性节制(abstinence from sex)是指自愿地远离性行为,这是你和同伴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讲完概念,后面还有“实践节制的10个原因”“实践性节制的四个原因是什么?”“设置底线和做决定”等具体措施。

  而在七年级、八年级的相关部分,则介绍了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以及预防和治疗办法。

  “美国人会认为,性行为其实是本能,本身没有什么可以教育的,而性保护才是需要告诉孩子的。”邱连根说。

  并且,在美国的课程设置中,有三类必修课,除了科学、人文社科外,还有一类是健康教育。“性教育是健康课程重要的一部分。”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陈瑜思

原标题:小学性教育读本意外走红 引发公众关注
责任编辑:陈思蓉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