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滴滴:阶段性取消出租车调度费 打车贵“或源于供需失衡”

发稿时间:2017-01-24 03:31:00 来源: 新京报 中国青年网

  昨日下午4时至5时,记者分别在六里桥长途汽车站、方庄环岛西南角、东城区金桥公寓门口、幸福大街、崇文门国瑞城等多地招手打车,发现在繁华商圈及长途场站打车,虽然出租车数量较多,但多为载客状态,打到车需等待几分钟。

  像在幸福大街、方庄环岛等车流量较多的路段,打车相对容易一些,约3分钟即有空驶车辆停车;在六里桥长途车站和国瑞城打车,等待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昨日,多名出租车司机认为,之所以出现“打车难”的情况,更大原因是在春运期间,城市对运力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每天运营时“活儿”的数量明显增多。

  “每年春运差不多都这样。”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返乡及外出旅客大多携带行李,选择出租车出行的频率增加,此外,网约车司机返乡及停工或也是造成打车难的原因之一。

  多位司机表示,每年春运期间,自年前3天开始进入出租车行业的春运“高峰期”,上路营运期间,从清晨到凌晨,生意都不错。此外,一名在滴滴等平台注册的出租车司机表示,打开软件,路程远的“好活儿”变多了,“从天通苑开始拉客,接到的单很多都是去机场和南站的,算是好活儿。”

  有出租车司机表示,自从北京的网约车规定出台后,执法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平时在机场、车站排队候客时,感觉网约车“少了一些”。

  近两年,网约车的发展对出租车行业是否造成重大影响?昨日,北京一家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平时还是年节期间,北京出租车的数量和运力并未削减,网约车的存在也并未对出租车行业发展和市场秩序造成威胁。

  追问

  是否可判定“打车难”重现?

  交通专家徐康明介绍,打车难需要分成是打专车难还是打出租车难,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打车难并不是指某一个很小的时间段,或者某一个区域的打车困难局面。

  他说,出租车业态的特性决定,很容易产生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区域出现供需不匹配。判定打车难实际是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出租车的里程和时间利用率都出现极高的数值,这种情况下可以系统的认定城市出现了打车难。而只出现在某区域或者某时间段的问题,不会彻底解决。目前网上流传的各地情况来看,还没有达到科学判定打车难的条件。

  打不到车因网约车司机流失?

  在专车平台看来,集中爆发的“打车难”源于特殊时期的供需失衡。昨日,滴滴出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关注到用户在网上提出的意见,公司高层也在商讨应对措施。春节前网约车司机流失量大,供需不平衡是出现打车难的主要原因。

  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近日也在网上发文称,随着春节的临近,司机在线数量下降了近25%,而订单数量则增长了30%。

  记者从多名网约车司机处了解到,由于北京要执行“京人京车”的管理模式,春节前大部分非京籍网约车司机借此退出经营。一名通州片区的车队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他的车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外地司机表示春节后不会回来了。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对网约车的需求仍然很旺盛,而从事网约车的司机因为春节将至,数量上减少,造成了供应的减少。

  张国华认为,这其中原因还包括补贴模式没有解决好供求矛盾的问题。网约车市场初期,平台补贴力度大,司机积极性高,节假日出车积极。现在各个平台的补贴都在不同幅度地下降,有的平台甚至没有补贴了,司机假日出车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出租车设置调度费是否合理?

  徐康明表示,一个城市的出租车需求有淡季、旺季,春节期间,出租车价格可以浮动,毕竟从业人员放弃休息,从劳动法来说工资也是翻倍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在施行出租车市场调价的前提一定是对预约类服务,而不是对即时叫车类服务,这也是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考虑。如果在某一时段确实有浮动需要,那么预约类服务体现浮动,就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如果觉得太贵,消费者有时间选择其他方式出行。”但是价格浮动在即时叫车上,乘客可选余地不足,乘客是被动的接受价格变动。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出租车价格是政府定价,加调度费将政府定价的性质变成了市场定价,这是不妥的。叫车平台不应该设置这样的调度费。设置调度费将出租车价格的“政府定价”属性变成了“市场定价”,这违反了价格法,价格主管部门应予以查处。

  对于快车、专车这类实行“市场定价”的网约车,邱宝昌则认为,其价格如何制定也需要明确的公示。“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的波动。市场定价是基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得出的定价,如果高峰期增加了司机的运营成本,可以公示在什么时段什么地段增加收费,但如果几分钟内价格出现波动,这就不妥。”

  市民出行是否过于依赖打车?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称目前打车已成为自己出行的第一选择,“在家里下单,等接单后再出门”已成为固定模式。其中有部分市民自称此前出行基本靠公交地铁,几年前网约车兴起后,大打价格战,打车低价格加上“点到点”的服务以及相比公交地铁更舒适的环境,都让他们开始习惯于打车,尤其是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快车。

  某专车平台市场部负责人认为,此次打车难风波比较突出的是“快车”叫车难,等候时间长,专车从叫车时长、价格方面没有太大影响。多个专车平台内部还有限价机制,溢价不能超过内部标准。

  “现在人都习惯叫个车再下楼了,出行方式也改变了。”他表示,由于此前的市场培育,部分用户的出行方式改变,也是造成春节前订单量猛增的原因。

  徐康明认为,由于长期的低价竞争,确实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大家出行就打车的习惯。“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这个很难有详细的数据证明。”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超 戴轩 吴为 李禹潼 陈彦旭 刘素宏 实习生杨砺

原标题:滴滴:阶段性取消出租车调度费
责任编辑:张瑞宇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