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娟 图/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娟 彭景
在安顺市西秀区残孤幼儿家庭寄养中心,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妈妈”,她收养了众多孩子,用爱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建起了一个家。她,就是肖兴英。1月13日,“温暖中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顺,记者对肖兴英进行了采访。
建寄养中心 让孩子有了一个家
1997年,肖兴英收养了第一个孩子,之后的十多年,她为100余名孤儿搭建了一个家。这些收养的孩子都姓“民”,肖兴英是希望他们记住,是人民共同养育了他们。
2001年,肖兴英卖掉自家的客运车,在民政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吉祥孤儿院,(现为安顺市西秀区残孤幼儿家庭寄养中心),收养智残、盲、聋、哑以及患有癫痫、脑瘫、兔唇、软骨症等疾病的孩子。
十年前,寄养中心中收养了68人,照顾孩子的事基本靠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偶尔有邻居和学校志愿者过来帮忙,这给肖兴英减轻了不少负担。
寄养中心儿童宿舍
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书记曹梅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政府对残障孤儿很重视,残孤幼儿家庭寄养中心的建立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有了归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成长、受教育的环境。
现在,留在寄养中心的还有16人,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9岁。孩子们在寄养中心得到成长,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已经成家立业。这些“儿女”逢年过节都会回家看望肖兴英。
当好孩子们的“好妈妈”
肖兴英说,“刚开始时家里人并不理解,觉得我多管闲事。但是看到孩子这么小,无依无靠,我不收养谁收养,就算是积德行善了。”
在安顺市西秀区安大居委会工作的于丽梅是肖兴英的邻居,她告诉记者,肖兴英当时家里条件很艰苦,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做这件事。没过多久,肖兴英收养弃婴、残障孤儿的事就传开了,安顺市政府和居委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正在照顾孩子的肖兴英
肖兴英一边接受采访一边照顾10岁的脑瘫患儿民育食。肖兴英说:“每个被遗弃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当初给他取这个名字时,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教育、有饭吃。不求这些孩子长大后对国家、对我有所回报,只要他们平平安安地长大,我就知足了。”
【记者手记】
现年54岁的肖兴英,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她对自己孩子的照顾并不多,但懂事的两个孩子都很支持妈妈做的这件事。
孩子们给肖兴英带来了快乐和幸福,只要是孩子们的事,肖兴英都是笑容满面的。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些残疾弃儿,给这些孩子一个快乐能够吃饱、温暖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