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全新诈骗手法! 年轻女白领10万存款一夜蒸发

发稿时间:2017-01-12 13:55:58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青年网

  全新作案手法:“换卡”

  在警方的提醒下,运营商发现安全漏洞,关闭了相关的短信过滤和保管功能。原本以为,犯罪分子这下可以偃旗息鼓了,但谁料到他们又“开发”了全新的作案手法: 换卡。

  犯罪分子攻破了受害人的网上营业厅之后,以受害人的“名义”申请了4G换卡业务。

  运营商一般默认登录人就是持卡人本人,再加上随机动态码的验证,因而跳过更多身份验证的环节直接就可以把卡快递到指定的地址。新卡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寄到了不法分子的手上。而当新卡一旦被激活,真正的持卡人手上的这张卡就自动失效了。

  3.2亿条信息被攻破

  采访中记者得知,此次警方从犯罪分子手中截获的已被破解的用户信息有3.2亿条。如果按照我国平均每人拥有一个手机号码来算,3.2亿条信息, 意味着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的信息已经被泄露或者被攻破。

  好在上海黄浦警方及时破案,阻止了这批数据的进一步泄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警方从海南将本案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带到上海。据说抓捕的时候,有人还在“撞库”呢。

  防范提示

  各网站密码 不要相同

  面对日益严峻的信息泄露形势,我们自己能做什么?警方建议:

  1、保证密码足够复杂,并妥善保管,防止泄露;

  2、各网站密码不要相同;

  3、一旦发现手机不能用,立即将银行卡挂失;

  4、设置转账限额,调低信用卡额度。 ▲▲▲▲▲▲▲▲▲▲▲▲▲▲▲▲▲▲▲▲▲▲▲▲▲▲▲▲▲▲▲▲▲▲▲▲▲▲▲▲▲▲▲▲▲▲▲▲▲▲▲▲▲▲▲▲▲▲▲▲▲▲▲

  网警发布!史上最全:八类60种通讯网络诈骗手段

  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通讯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警方在加大破案打击力度的同时,悉心收集各类常见案例,对犯罪伎俩进行揭批并整理成册,希望对大家的防骗、识骗能力提升有所裨益。

  一、仿冒身份欺诈:

  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

  1.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2.冒充亲友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3.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打入企业内部通信群,了解老总及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情况,通过一系列伪装,再冒充公司老总向员工发送转账 汇款指令。

责任编辑:海竹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