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北京到底有多少人戴口罩?这里进行了一次街头口罩观测实践

发稿时间:2017-01-03 18:37:52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在过去一个月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开始恶化,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扭转了不少公众关于“今年空气质量好转”的印象。尤其是,从12月17日开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突然居高不下,连续一周的重污染,挑战着市民的忍耐极限,

  但就算在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下,也并非所有人都会戴口罩。城市象限——一群心怀“用数据治理城市”理想的创业者,试图研究北京的公共健康问题。比如:北京究竟有多少人在雾霾天戴口罩?

  城市象限曾用各种传感器去对城市、街道开展人本观测。比如,用红外传感器统计街道上的人数,用摄像头计算街道的喜悦程度。但是,观察市民戴口罩,我们并没有特别可靠易行的方法。于是,我们从扬·盖尔(Jan Gehl)先生那里寻求帮助。

  扬·盖尔,著名建筑师,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教授,他是人性化城市设计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的著作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界有广泛影响。在其新作《公共生活研究方法》中,他系统介绍了PSPL(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研究法,提出了自己对公共生活研究领域的思考和意见。其中第一条方法便是现场计数法。

  图1. 扬·盖尔先生与他的新书

  现场计数是公共生活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街头几乎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被计数的:比如人数、性别比例、多少人正在相互交谈、多少人在微笑等。调研数据可以主要依靠人工数数、用手持计数器,或用笔在纸上做场地标记,来进行记录。

  利用现场计数法,笔者从11月17日开始,在上班路上,进行了口罩观测实践。截至目前共有23天的观测记录。由于特殊情况有些日期并没有观测记录。

  观测时间:2016年11月17日-2016年12月23日8-9点

  观测地点:崇文门外大街路西(约观测10分钟);南礼士路(约观测5分钟)

  观测对象: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

  观测内容:记录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人数

  除了观测人数,笔者还对一些环境数据进行记录,包括观测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观测日的天气、温度、风力等数据,形成了一系列观测记录,并将主要数据绘制于图2中。

  在持续一个多月的口罩观测实践过程中,一些有趣的结果被逐步发掘出来。

  图2. 崇文门、南礼士路戴口罩人群比例与AQI的关系图 (11/17 - 12/21)

  如图2所示,黄色和橙色曲线分别代表崇文门附近和南礼士路附近观测到的街道上戴口罩人群比例(戴口罩的人数/总人数*100%);蓝色曲线代表AQI,其数值体现了空气质量;从曲线总体趋势看,崇文门和南礼士路区域戴口罩的市民比例与AQI指数正相关,空气质量越差,戴口罩比例越高;但在2016年11月17日、11月26日等日出现异常。比如11月17日、12月12日,AQI并不高,却有相当高的比例人群戴口罩;而11月26日,AQI非常高时,戴口罩的人群比例却低得多。显然,除了AQI,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市民戴口罩的行为。

原标题:北京到底有多少人戴口罩?这里进行了一次街头口罩观测实践
责任编辑:邵志凯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