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揭秘八一表演队训练幕后 女性飞行员训练更“苦”

发稿时间:2016-11-13 14:56:30 来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中国青年网

  2016年11月2日,广东珠海,珠海航展,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归来,坐在后座的女飞行员余旭向地面的记者们招手。CFP/视觉中国

  “特技飞行源于实战动作”

  有人认为飞行表演飞行是“花拳绣腿”,与实战相比,不是真功夫。

  “特技飞行源于实战动作,”时任八一飞行表演队所在师师长严锋介绍说,战争年代,在残酷的空中格斗中,带动了飞机极限动作的产生,而在和平时期这些动作又转换成为“视觉盛宴”。所以说“特技飞行是实战的延伸。”

  时任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曹振说,飞行表演看着精彩,对队员来说,也通常都是在极其危险、充满挑战的态势下完成的,特别是密集编队飞行。“密集编队飞行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压迫感,还非常有实战意义。”

  曹振举例说,在2010年航展首次歼10表演的招牌动作“旱地拔葱”,就是如此。

  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时候最危险,因为这段时间飞机没有作战能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战斗机加力起飞、大仰角起飞,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起飞时间,还可以大大缩短飞机起飞的距离,提高战机单位时间内的起飞效率。

  此外,单机单机大仰角上升,这个动作可用于摆脱敌机“咬尾”的不利态势,迅速占据高位,扭转战局。

  严锋说,战斗加力起飞是战斗部队的必训课目,这一动作也把歼10的短距起降性能发挥到极致。

  严锋说,将来表演队员还会回到战斗部队,“把表演特技真正融入战斗中”,同时,还要继续全国各地战斗部队的优秀飞行员输入到入表演队。

  “使用三代机进行表演,不仅意味着我国对于先进战机综合技术的成熟掌握,还意味着我国由军事大国,逐渐向军事强国的角色转变。”严锋说。

  曹振说,不管是训练还是表演首先要做到风险可控,在科学的范围内增加难度。(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2009年9月9日,余旭与队友飞行归来,在夕阳下留下美丽的剪影。CFP/视觉中国

原标题:揭秘八一表演队训练幕后 女性飞行员训练更“苦”
责任编辑:魏林甫
返回首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