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贷实际借款成本可达1.23%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借款成本和借款流程是名校贷遭到“吐槽”较多的两个部分。
名校贷官网称,作为大学生借款平台,提供给在校大学生消费、创业、助学、应急等方面的无抵押借款服务。
新京报记者浏览名校贷手机App、官方网站,都能在显眼处看到名校贷月息0.99%(折合年利率11.88%)的广告,但实际上据多位人士在互联网上反映,实际付出的成本并不止这些,还包括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以及名为“咨询费”的“押金”。一位知乎名为“李江河”的用户称,“这些(校园贷)软件会培养我们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费习惯,跟高利贷没啥两样。”
名校贷称,所谓咨询费是指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人群收取的“押金”,费率在5%-20%之间,如果借款人按时归还,这笔钱可以退还。举例来说,借10000元,实际到手8000元,借款本金按10000万元算,其中2000元如果没有逾期则可以退还。
浙江煜华律师事务所林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根据法律规定,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名校贷0.99%的月息有涉嫌虚假宣传的嫌疑。
新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借10000元,按照名校贷0.99%的月利率,要付出约1188元的年利息;如果实际到手9500元,“月息”就达到了1.04%,如果到手8000元,实际“月息”就达到了1.23%。另外,如果逾期,还将面临不超过总借款额20%的服务费“罚金”。
名校贷有关负责人9月13日回应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于没有逾期的情况,名校贷会以信用奖励的形式返还与咨询费同等的金额到用户账户,相当于免除了咨询费,同时进行了信用激励。不过她也表示,0.99%利率的本金并没有扣除咨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