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63岁大学教授自驾12万公里 一路画下长征日记

发稿时间:2016-05-10 05:08:00 来源: 重庆晚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几乎走遍长征旧址

  “饿了,吃得最多的东西是方便面;困了,睡得最多的地方是车内。”

  2014年初,刘增宪开始筹备重走长征路的事宜。

  “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我是老师,教学仍是重点,要想完整沿着长征路不间断地走一遍不可能。”刘增宪说,他选择了折衷的办法——首先在地图上把长征的所有线路标记出来,然后每个月抽出几天、十几天时间,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地去。

  2014年5月,刘增宪重走长征路启程,首站选择贵州省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阴谋,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刘增宪说。

  接下来的6月,翻越夹金山;9月,探访阆中红军纪念馆;10月,巧渡金沙江;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

  独自驾车,最重要的是安全,尤其是人困车停的夜晚。刘增宪说,他的经验是,要么停在村镇的派出所门前,要么在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荒凉之地过夜。“饿了,吃得最多的东西是方便面;困了,睡得最多的地方是车内。偶尔停在村镇时,热情的当地人会邀请我去作客,热腾腾的饭菜是我最大的享受和难以言表的感动。”刘增宪说。

  当然,困难也不少。刘增宪说,刮风下雨饿着肚子就不说了,车辆还时常陷在泥泞的道路中,每次都是淳朴的当地人帮他渡过难关。

  刘增宪的脚步直到本月才停下。在2年时间里,他沿着长征线路自驾12万余公里,到达13个省市的260多个红军长征旧址,几乎所有长征过程中大事件、大战役的发生地,刘增宪均一一探访过。

  一路画下长征日记

  “每幅画要花费半天到一天创作,还要融入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

  7日晚上,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刘增宪的家中。与许多艺术家一样,刘增宪的家中异常凌乱,画笔颜料到处都是。不过,堆放画作的地方却是整整齐齐,所有画作都精心装裱过,有序摆放。这些画作被刘增宪称为“长征日记”,都是在他重走长征路时创作的,有近百幅。

  重庆晚报记者翻开部分画作看到,场景有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这正好和我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我对长征的理解和手中的画笔,画下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刘增宪说,“每幅画作通常要花费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创作,除了构思画面,还要融入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

  2年重走长征路,刘增宪不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他会深入考究历史,探寻鲜为人知的长征细节,“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主席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诗句中,‘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句的初稿为‘梧桐叶下黄花发’。”

  此外,刘增宪还拿着西南大学的信封,每到一个地方就盖上当地政府或红军纪念馆的印章。他还要与当地人、当地红军纪念馆的专家深入交谈,了解记录长征背后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可能不被广泛知晓,甚至可能被遗忘,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现在的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刘增宪说。

  让更多人了解长征

  “长征精神是一种信仰,是我们遇到困难险阻时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除了独自走在长征路上,每到放长假时,刘增宪也会叫上几名学生同行。

  今年读大二的郑右,曾跟随刘增宪一起到四川、云南等地。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那段时间每天早上6时天不亮,刘老师就会叫他们出发,晚上9时左右才会忙完。“刘老师会随身携带小本子,完整记录看到、听到的点滴,晚上休息前还会翻一翻。”

  2年时间里,刘增宪自认看到、学到了比书本更加生动鲜活的长征故事,感受到了长征故地的友善之情。他说,每到一个地方,当地村民都非常热情,下雨了会主动借伞给他,渴了他到任何一家都能喝到水。他也会在当地一些中小学校讲授长征励志故事。

  2年时间里,刘增宪看到了红军后代的坚持。在彝海结盟纪念馆,结盟主持人的孙子一个人在纪念馆工作了20多年,从无怨言。

  2年时间里,刘增宪也看到了一些年轻人对红军历史、长征精神的漠然。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镇,刘增宪连续问好几名十来岁的学生当地红军纪念馆在哪里,他们均摇头不知。“后来我才知道,问路的地方距纪念馆不到50米。”在大学讲堂上,刘增宪经常会把红军历史和长征精神专门提出来讲解,有学生会听,但更多的学生没兴趣。

  “现在不少年轻人追偶像、逐名利,很少关心这些事了。但长征精神是一种信仰,是我们遇到困难险阻时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刘增宪说,他之所以在60多岁时还要重走长征路,正是希望将不惧艰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弘扬开来,希望更多的后人继承先烈意志,传承红色文化。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熊志翔 冉文 记者 黄艳春 特约通讯员 郑劲松 摄影报道

原标题:63岁大学教授自驾12万公里 一路画下长征日记
责任编辑:钱明
返回首页>>Loading...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