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康接受记者采访
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这是湖南昔日“神童”魏永康成年前的表现。
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20岁)魏永康,在硕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情况下,被中科院劝退。生活不能自理,又失去读书“出头”的前路,魏永康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的灰暗时期,也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直至昨天,一则《现代版“伤仲永”:一名神童母亲的忏悔录》的报道再次将他带到公众眼前,外界普遍将其视为现代版的“伤仲永”,这让魏永康至今不愿面对媒体。
《法制晚报》记者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了当事人魏永康的妻子付碧和他的干妈、原长沙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张锦平,试图从她们口中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魏永康。
昔日“神童”开始懂得生活
昨天,《广州日报》报道,魏永康的母亲接受记者采访。
她在采访中说,魏永康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魏永康曾经是母亲的骄傲,曾学梅也将儿子的成就作为自己教育成功的最佳作证。
《广州日报》记者在曾学梅的家中发现,除了客厅的墙壁挂着魏永康父亲魏炳南的遗像,其他并没有任何挂饰,墙壁上大多写着四句的学习心得“打油诗”,和一些数学公式,以及一些日语和英语。
墙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贴着一张书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这句“名言警句”,是曾学梅教育儿子时经常去强调的一点,只有“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
她的“学习”方式同样影响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经居住的房间内,临近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下面则是些需要记住的公式。以此来强调自己需要记住的内容。
然而,聪明又勤奋的“神童”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过去媒体的报道中,魏永康被描绘成一个情商较低,不会待人接物的形象。这也被归结为他在日后学习、工作屡屡受挫的原因。
但魏永康的妻子付碧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丈夫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不近人情,如今的魏永康不但积极生活,而且懂得生活。
夫妻二人互看对眼婚后生育一儿一女
魏永康的妻子付碧今年30岁,也是大学生。据此前湖南本地媒体报道,“2008年10月1日,他(魏永康)与湖南大学毕业的邵阳市隆回县女子付碧喜结连理。”
他们认识则始于魏永康离校后的两年,当时魏永康在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上班,付碧则是暑假去上海玩,两人租住的地方很近因而结识产生感情。
问及这事,付碧相当坦诚。她说,“我们(当时)就是相互看对眼了,没有谁追谁,然后就在一起了。”
关于这对小夫妻的当年,魏永康干妈张锦平还给《法制晚报》讲了一段故事。
魏永康与付碧相识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付碧大学毕业的2007年,付碧提出,如果魏永康能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并能带上自己,她便同意牵手。魏永康积极努力,在辗转多地后,最终不负所望,2008年,他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付碧也在同一家公司落脚。
魏永康在感情上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付碧的芳心。正因为这些,付碧深信丈夫并非网络上疯传的“情商低”、“无生活自理能力”,也因而对网络上的非客观评论颇为不满。
如今,魏永康已是一儿一女的父亲,在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也已经有4年。这位曾经的“神童”,在平凡人的生活道路上走得越发坚实。
干妈对其现状欣慰称赞是个好苗子
张锦平今年已经60岁,对于魏永康的关注和照料几十年如一日。谈及魏永康的现状,张锦平相当欣慰,他工作表现不错,年薪有10多万。在妻子老家湖南邵阳隆回县,还买了一栋三层小楼。
张锦平说:“魏永康已经能够主动去接触家人,每次回家,他已经知道给家人带些礼物,没事的时候就爱拉着儿子女儿的手,然后一直微笑。”魏永康还会不时跟她抱怨被儿子欺负,但是只要在家,洗碗刷筷、扫地抹桌已经能主动参与。
在张锦平看来,能娶到付碧是魏永康的福气,“这个老婆哟,能里能外,把家里家外收拾得特别好,又会做人,经常接魏永康妈妈过来住,家里有什么咸鱼腊肉也会给我送。”
关于自己这么多年对魏永康的关照,张锦平解释,还是因为可惜这么好的一个人才。在她眼里,即便现在,魏永康的智商还是相当高的,只是当年曾学梅动辄“考不上找你拼命”的思想让他成了知识的奴隶,生活上的低能儿。
她不想看着一个好苗子就这样浪费。张锦平说,他刚来我家的时候,上厕所不知道关门,裤链不知道拉,在我家酒店吃饭,老像客人一样使唤服务员……
干妈讲述:魏永康在“慢慢放下”
张锦平说,1987年,年仅4岁的魏永康曾经到华容县最好的小学城关镇一小读书。当时,她就是那里的老师。
“那时,小永康‘特别神’,一个4岁的小孩子,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题,只要报出题目,他很快就能算出结果。”这给张锦平留下深刻印象,她对这个小孩子特别喜爱,对他关爱有加。自此,他们便结下深厚的母子情谊。
后来,魏永康8岁时考入华容一中读中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但他们一家人一直与张锦平保持着联系。
“(现在)我们一两个月还能通一次电话,虽然话不多。”张锦平告诉记者。
“(魏永康)现在已经放下书了,之前接我去他家住,两三天没见他看过书。”在张锦平看来,这样的改变是好的。
她说,人生很长,不能看的太窄,每个人都要做快乐的人。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对社会不会有太大贡献,也太对不住自己。张锦平还透露,魏永康现在回避书本跟回避妈妈曾学梅差不多,他能感觉到这个男人心底的“恨”,“妈妈过来,他就会走开,那年送他去上海,曾学梅也要去,他气得从刚要启动的火车上跳下来,大声嗷叫,捶胸砸墙……”
好在如今生活相对安定,魏永康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一些东西慢慢放下,“他还是会很客气地和妈妈联系,这就说明了很多。”张锦平说。
为了改变魏永康几乎举全家之力
为了改变魏永康,张锦平几乎举全家之力。“叫回儿子女儿,让他们陪他说话,带他出去见朋友。学校(长沙教育学院)有活动,我也带着,让他跟大学生们聊天。”张锦平特别注意让魏永康改变对女生的看法,因为在他的头脑里长久灌输的是妈妈“女人是蛇”、“女人会让你上不了研究院”的魔咒。
有一次,魏永康对张锦平说,他想到湘潭大学去看望一位教授。张锦平给了他300元钱,为他准备好到教授家的礼物,特别派自己饭店里的一位单纯的女孩子作陪,并一再嘱咐永康,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关心随行的小妹妹。“可是,到了湘潭后,因为时间比较晚,魏永康决定第二天去教授那里。晚上,他就买了一个西瓜作为两个人的晚餐……整个过程中,魏永康自始至终没有与同伴说一句话。
本是普通人不希望被观望和误解
令付碧始料未及的是,时隔多年,魏永康再次“火了”。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不少记者给我打电话。”付碧说,她连法制晚报记者说到的那篇文章都没看到。后在记者帮助下,付碧通过手机找到了关于魏永康的那篇报道。但这仍让她不满,“为什么网上都是负面报道……”
在付碧眼里,魏永康早已从木讷的“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与传说中的不近人情相比,现在的魏永康已经开朗了很多,以前连出去玩会儿都觉得浪费时间的魏永康现在都能到歌厅里唱歌。
不仅如此,在“干妈”张锦平多年的帮助下,魏永康早已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节,现在越发开朗,还学会了烧菜,并能够做出几道比较可口的菜肴。
付碧最后表示,她和魏永康只是一对普通夫妻,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不希望有太多观望和误解,希望借本报的报道让大家重新认识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