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比咖啡还管用?这种“提神神器”给孩子要慎用!专家提醒

发稿时间:2023-10-18 14:38:00 来源:首都教育 中国青年网

  近日,

  “吸氧比喝咖啡还提神”的话题

  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电商平台上搜索“吸氧”等关键词,

  页面就会跳出家用制氧机,

  便携式吸氧瓶等多种商品。

  不少商家

  将目标客群精准瞄准“学生”,

  有的销量甚至高达几十万单。

  吸氧真的有这种奇效吗?

  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这种行为会导致依赖性吗?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没精神了“吸一口”?

  “听说吸氧有助学习,立马买了试试,吸了确实感觉精神了一点……”

  “喝咖啡提神,人虽然清醒了但心率过高,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习。刷到有人推荐吸氧,今天立马下单外送了一瓶。困的时候吸了几口,确实没有那么困了。”

  打开某网络社交平台,

  搜索“吸氧”“提神”相关话题,

  许多网友晒出了,

  自己使用制氧机或者氧气罐的体验。

  很多使用者表示:

  吸氧的确有提神的效果。

  但也有人表示:

  是经人推荐或者跟风买的,

  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也有网友,

  对这种“另类”的提神方法

  提出质疑。

  吸氧提神毫无科学依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表示:

  “吸氧提神益智的说法非但毫无科学依据,甚至可能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一定负面伤害。”

  氧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缺氧性疾病必需的治疗方法之一,居家氧疗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次数,改善运动耐力,预防疾病加重。

  但一般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需要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

  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气胸、肺气肿、肺不张等。

  (2)心功能不全:

  如心力衰竭,可使肺部充血而导致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如一氧化碳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

  (4)昏迷病人: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病人,使中枢受抑制而引起缺氧。

  (5)其他:

  如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或胎心音异常等。

  专家提醒:

  长期高流量吸氧可能会导致氧中毒,造成使用者出现恶心、胸痛、呕吐以及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

  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对脑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反而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因此,一些特殊的病人、运动员,以及到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的普通人,确实需要吸氧时,也要严格遵照医嘱使用。

  专家提醒:不要盲目补氧

  相关报道指出,有消费者因为过度吸氧,导致干咳不止甚至出现支气管水肿、糜烂等氧中毒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肺型氧中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分析称:

  “氧中毒首先可能会表现为眼睛的不舒服,比方出现视物的模糊或者出现眼睛疼痛。然后会出现脑部不舒服,比方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的情况。呼吸系统同样也会因为氧气吸入肺以后,导致肺水肿,可能会表现为咳嗽、胸闷、胸痛等情况。

  普通人指脉氧饱和度在97%左右,高于93%的吸氧临界值,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缺氧,如果盲目补氧,可能出现氧中毒的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副主任医师表示:

  “我们不推荐进行高压氧治疗。其他如有气胸、肺大泡、重感冒鼻子不通气、重度鼻窦炎等疾病的学生也不宜做高压氧治疗。另外,学生还要注意适当运动、保证睡眠。

  对于学生党这类青少年来说,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前,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评估,确有需要的再进行治疗。目前医院常规治疗方案是两个大气压、吸氧60分钟、每天1次,在理论上不会出现肺型氧中毒。”

  可见,

  所谓“提神神器”

  根本无法缓解疲劳,

  还容易带来健康风险。

  家长和同学们千万当心!

原标题:比咖啡还管用?这种“提神神器”给孩子要慎用!专家提醒→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