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院士发表一篇《Nature》论文后,新开“孕前门诊”

发稿时间:2023-05-29 16:2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王烨捷 朱宸颉 谢鑫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朱宸颉 谢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大家可能觉得,一切工作到发完一篇《Nature》文章,是不是就结束了?身为一名临床医生,我的工作不能在这里结束。”日前,在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一场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向公众介绍了一项自己的研究成果——TET3介导卵母细胞起源糖尿病机制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成果在2022年顺利发表在《Nature》上后,黄荷凤并没有止步于现状。这名中科院院士专门为此开了一个新的门诊“孕前门诊”。

黄荷凤院士为同学们作报告。复旦大学供图。

   “国家提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呵护,我认为就是从精子、卵子的阶段开始干预。”黄荷凤常常在自己的门诊中提醒年轻人,针对后代的糖尿病预防并不只是女生的责任,男生也一样要控制代谢,“一定要在身体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再考虑生育”。

  我国糖尿病患者居全球第一,庞大的人口基数让糖尿病防控压力剧增。寻求防控思路的转变,找到突破口,迫在眉睫。为此,黄荷凤团队聚焦发育起源糖尿病,从发育角度探索糖尿病发生的机制和早期防控策略。

  当一位女性怀孕前就是一个糖尿病病人,这个卵母细胞会不会将糖尿病的易感性传递给后代?对此,黄荷凤团队和徐国良院士团队一起展开攻关。团队以孕前糖尿病为例,建立糖尿病小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模型。最后发现,高糖卵子来源的子代成年后出现糖耐量受损,“高脂饮食”会加快子代糖耐量受损的发生。可见,卵母细胞直接将糖尿病的易感性传递到子一代。而子一代糖耐受量的受损,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

  高糖来源卵母细胞如何将疾病易感性遗传给下一代?带着这个问题,团队对高糖卵母细胞进行检测,发现高糖环境会导致卵母细胞中重要去甲基化酶TET3(tet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e 3)表达降低。而高糖卵母细胞受精后,雄原核去甲基化的水平会降低。

  高糖卵子来源子一代的胰岛具体发生了些什么?通过对子一代的检测,团队发现,在高糖卵母细胞来源子代胰岛中,Gck等胰岛素分泌基因呈高甲基化异常,这一高甲基化修饰状态在受精卵、囊胚、胎鼠、和成年后都有呈现。它是使得子代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糖耐量异常的“凶手”。

  这项研究成果于2022年5月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面对现阶段无法完全治愈的糖尿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早期预防,”黄荷凤说,“预防应该从生命的源头开始。”于是,此后她的门诊多了一个,叫“孕前门诊”。

  黄荷凤团队的设想为糖尿病,乃至慢病领域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围孕期体重管理糖脂筛查与干预,都已列入临床路径。黄荷凤还通过AI设计并发表了一个模型,用以辅助妊娠期糖尿病的早筛,以及进一步的饮食干预,“让出生孩子的体重正常,就是我们一直做的事。”

原标题:院士发表一篇《Nature》论文后,新开“孕前门诊”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