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西安交大十九大精神“微宣讲”走进云南施甸

发稿时间:2017-11-20 17: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记者 高琦

  西安交大十九大精神“微宣讲”走进云南施甸中小学。彭随缘供图 

  中国青年网西安11月20日电(记者 高琦 通讯员 杨重阳)11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十九大精神“微宣讲”团队赴云南省施甸县举办报告会,十九大精神“微宣讲”团队分别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第三完全中学和雷打树小学举办了宣讲活动,近2000余学生参与。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宣传部、团委组织,研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扶贫办和学工部支持。 

    

  西安交大十九大精神“微宣讲”走进云南施甸中小学。彭随缘供图 

  十九大·交大学子新担当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浪潮工作室的刘静洁从法学专业视角出发,确定了宣讲主题“让法律成为信仰”。“目前山区的失学率仍然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家长让孩子辍学。希望借此机会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当出现了校园欺凌时,他们也可以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相对之前的偏重理论知识分享的宣讲,这次刘静洁增加了故事案例的比重,突出贴近中学校园生活,突出法律和中学生的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杨良伟也对自己的宣讲内容做了调整。“我通过查阅云南省的风土人情和初中生成长现状资料、分享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努力找到当地中学生感兴趣、能接受的话题。本次宣讲让我的声音传播到了青少年当中,把十九大精神传播给了真正需要的人。”杨良伟表示,当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超过预期。 

  听完宣讲,施甸三中高一学生杨孟广说:“整场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长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我现在还没想好,我也问自己可能读书不是唯一的路,但是我们必须走的路。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要想不忘初心,过程一定是艰辛的,但值得一生追寻。” 

    

  西安交大十九大精神“微宣讲”走进云南施甸中小学。彭随缘供图 

  山区梦·交大帮扶新发展 

  2014年,施甸县姚关镇雷打树小学正式与西安交大对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西安交大为雷打树小学提供资金以及书桌、餐厅、球场等物质支持。2016年,“追梦思源”夏令营正式开始,雷打树小学的孩子们来到西安交大参观学习,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交大的理解,学习了新的知识。2017年,雷打树小学的教学成绩从镇小学教育水平最后一名上升至第四名。 

  武星星是西安交通大学马列读书社的一名成员,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他通过微宣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十九大精神、路线、政策方针,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来施甸宣讲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当地教育新闻和励志演讲技巧,以施甸教育现状为中心,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为主题,加入大量真实故事,激励山区的孩子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雷打树小学(进步)让我想到了自己从山村一步步走入985高校学习的成长经历,我会动员更多的人关注山区教育发展。精准扶贫要首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而我会在未来的求学中抓住机遇,提高研究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施甸三中的田晨晔是西安交大2017届毕业生,现在是一名初一班主任。他对山区孩子的教育总结为三点:第一,学生基础薄弱;第二,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第三,教师力量不足。“希望宣讲人能让内容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田晨晔建议。 

  

西安交大十九大精神“微宣讲”走进云南施甸中小学。彭随缘供图 

  微宣讲·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要求学生宣讲团队尽量让内容和中小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多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大量的案例介绍,让孩子们对教育优惠政策有更多的了解。希望能够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活动普及得更广。在后面的宣讲中针对学生年纪突出重点,使活动更具启发性。”杨峰老师是西安交大挂职施甸县副县长,在微宣讲活动结束之际,他说到,强国之本重在教育,强县脱贫重在教育,教育不脱贫、扶贫永远在路上,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的标准化发展、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山区教育任重道远,教育扶贫仍然困难重重。施甸县教育局师训办主任张永进表示:“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活动我们第一次做,施甸县没有相关人才和经验,能够让学生理解、与生活贴合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活动让优秀的大学生参与进来,拓展了宣讲主题,也更贴近施甸学生自身生活。西安交大的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讲了很多真实案例,语言通俗易懂,很吸引人。当然,我希望能够增加提问互动环节,让当地的学生们进行思考,有所启迪。” 

  本次活动带队老师、研工部闫小明认为:“‘微宣讲’活动走到学校各个扶贫点,让研究生有机会走出实验室,走出课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宣讲现场掌声热烈,孩子们认真做着笔记,这让我们很感动。我们的活动是可以给他们带去力量和鼓励,对他们考大学和做人生规划有所帮助。活动也应该总结经验,针对特定受众做好功课,让宣讲主题更具针对性。” 

  谈到雷打树小学的教育现状,本次活动的领队、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耿嘉敏深受触动:“对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爱心教育?不是给他们展示外面的精彩世界、多样诱惑,带给他们短期的精神刺激,而是通过分享真实具体的奋斗经历,普及国家的帮扶教育惠民政策,为他们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凭着这样一股向上的信念与希望,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责任编辑:杜娜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