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心手相牵志愿情融合畅享无障碍 长三角联动融创汇活动在上海举行

发稿时间:2025-04-01 18: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杨月 通讯员 骆燕)3月29日至30日,志愿服务法治行“心手相牵志愿情 融合畅享无障碍”长三角联动融创汇(以下简称“融创汇”)在上海诺宝中心成功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融创汇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主办,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有关媒体、无障碍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团体等单位的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厅厅长徐向春,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鹿新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项目官员李侁瑞参加融创汇启动式并致辞,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超英主持融创汇启动式。

  本次融创汇旨在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传残障融合理念,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依法落地落实,助力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进程,鼓励多方参与、多方共治,探索长三角区域协同提升无障碍与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范式。

  本次融创汇设置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法治赋能。通过分享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推动法律从“文本”走向“实践”,让残障群体的权益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志愿升级。响应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探索“法治+志愿”双轮驱动模式,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融合创新。以长三角区域协同为支点,联动政府、司法、媒体、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构建无障碍志愿服务共同体。

  在主旨分享环节,首先,由来自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8位检察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分享了无障碍公益诉讼的创新案例和助残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厅副厅长邱景辉主持并点评。然后,进入“残障融合平等意识工作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项目官员李侁瑞以国际视角,介绍了儿童权利与全球残障儿童青少年发展概况、残障融合理念与残障平等实践等内容。

  接着,进行志愿服务与无障碍方面的交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孙计领作《志愿服务法治化与激励机制实践探索》主题分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骆燕作《全民友好无障碍文化传播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分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项目官员李侁瑞作《媒体报道“残障融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主题分享;无障碍智库专家吕志强介绍《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既有卫生间改造实践案例》;杭州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赵昊磊介绍《杭州示范案例推介:古荡农贸市场无障碍民心工程》等。

  在互动交流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作《宣贯两办文件 推进无障碍志愿服务》主题发言,并分享了“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的参会感受。来自相关媒体、公益组织、司法部门、律师协会、爱心机构的十多位代表畅谈了感言。参会者一致认为,融创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互动精彩、温暖感人。

  最后,吕世明总结了融创汇的特色与成果。一是融创汇形式创新,突出“联动、聚力、赋能、融合”的特点,为“无障碍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无障‘爱’”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二是融创汇活动“融”国内国际先进理念,为新形势下的志愿服务注入新理念、新动能、新活力;三是活动汇聚公益诉讼、志愿服务、无障有爱、科技助残四方面内容,凝聚各方力量,探索将“志愿服务”与“无障碍”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从而实现“心手相牵”“融合共享”的目标。本次融创汇是对志愿服务与无障碍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促进了社会各方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法治行”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毅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