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婚前竟然不告诉我你患有重大疾病,我要申请撤销婚姻关系!”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司法局的大屏幕上,一条普法情景剧滚动播放,吸引了不少来办业务的市民驻足观看。
借助短视频“短、平、快”特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司法局全员参与创作,多方联合出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原创普法情景剧。据统计,该局累计创作900余部普法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累计吸引20亿次观看。该司法局宣传科副科长田健说:“我们不刻意追求爆款,哪怕只有几个群众通过视频记住了一些法律知识,做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
黔东南法治宣传直播间。贵州省司法厅供图
近年来,贵州省在网络普法上创新形式,诞生了一批批优秀的网络普法精品案例。据介绍,2024年5月启动的“E法黔行·网络普法看贵州”短视频征集活动,吸引全国创作力量参与,479部作品以情景剧、方言说唱等形式,让法律知识“破圈”传播。其中,微电影《毒祸》以鸦片战争为背景,通过方言说唱揭示毒品危害,播放量突破千万,成为“现象级”普法案例。
“网言网语”擦亮普法品牌
“弹窗小广告你休想诱惑我,龌龊小视频你休想玷污我,益智小游戏你休想忽悠我……”2月21日,在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上,节目《隐形武器》以网络普法以说唱的形式亮相现场,现代说唱和彝族小女孩纯净的彝语歌声交织,把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
在贵阳的网红街区——新印1950文化创意街区,普法工作者将街头剧场变身为“法治舞台”。“节奏很云岩”普法演出通过说唱等形式,生动传递法律知识;“春黔相声”演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普及法治观念。还有说唱歌手表演《为娃娃护航》方言说唱,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知识融入到说唱中,用富有张力的表演,诙谐押韵的歌词,吸引一大批市民围观。
新印1950文化创意街区《为娃娃护航》方言说唱。贵州省网信办供图
此外,贵州省司法厅“黔微普法”结合贵州特色以说唱形式,创作180多期《民法典来了》视频作品,选取真实案例推出“法典微剧”,以轻松诙谐的画面语言向观众普及民法典知识。依托公开庭审现场视频,“黔微普法”整合贴近群众生活的案例,精心制作了72期《直击庭审》普法产品,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在“黔微普法”的带动下,全省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区、行业特点的优质新媒体普法品牌。例如,“紫瑜普法”结合民法典推出主播说法,“贵州市场监管”通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阅读量过亿。
普法短视频里的“流量密码”
“起初觉得做一个短视频账号会很困难,没有观众,怎么办呢?我们开始研究观众爱看什么,后来发现短视频平台有自己的推流机制,比如视频完播率与5秒的黄金时间非常重要。”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公安局政工室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文安宇说,在他们的运营下,“都匀公安”抖音号粉丝超过80万,总播放量5亿余次。
据了解,都匀市公安局依托“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构建数字媒体矩阵,着重以“群众爱看、看得懂、愿收藏、能实用”为目标,精心策划多种形式的普法作品。例如围绕关键时间节点,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策划推出普法内容,其中《刀尖上的舞者,致敬缉毒警察》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得到广泛好评。
“都匀公安”抖音号作品截图。
马路上被狗咬伤该向谁要赔偿?副州长出庭应诉,“官告官”胜负谁定?同样的,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根据真实案件制作的普法视频,不仅收获了网友的好评,还让群众难以触及的法院审判工作更直观地被看到。
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创建“法治黔南”短视频普法品牌,通过主动“傍”热点普法,让网民愿听、想听,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发布以案释法、违法犯罪警示等类型作品,截至目前,播放量已达3.9亿人次。创作的《扫黑使命》《为了绿水青山》等普法微电影,观看人次超过10万。
同时,该院还在微信公众号增设网上缴费、预约立案、网上立案、公告查询、智能法律问答等功能,不仅提升了账号黏性,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见习记者 曹伟 记者 刘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