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此生与书为伴

发稿时间:2024-05-23 05:3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我从小喜欢读书,在我看来读书是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它在我生命中如同呼吸般自然而不可或缺,何时何地都难以割舍。

  小时候,家里并没有许多适合我读的课外读物,我从三四年级起,对家里能找到的每一本书,无论薄厚,都读得如饥似渴。回忆起来,那些书里既有一些图文并茂被叫作“小画书”的,又有一些很厚的大部头名著,字都认不全的我竟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家里的书看完了就去同学或朋友家借,遇到爱不释手的书,还会拿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其他物件跟人家交换。那时的压岁钱少得可怜,小伙伴们都用压岁钱买好吃的好玩的,我却经常毫不犹豫地拿着苦心积攒的压岁钱去买书。

  在书的滋养下,记不清从何时起,我写作文常能文思泉涌,下笔时感觉如鱼得水,流利畅快,好多篇作文都曾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若干年后,我才明白正因为多读书,慢慢积累沉淀,才能为日后写作输出带来源源动力和不竭的灵感,也真正体会到了那句古训的奥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那时候,于我而言,寒暑假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去书店看书。当时县城最大的公立书店是“新华书店”。我常在书店里一坐就是半天,书店里并未安置座位,我就蹲着或干脆找个角落席地而坐,捧着一本本书贪婪地读着,直到书店关门才恋恋不舍地起身。

  大学报到第一天,新生们兴奋地在校园里四处转,而我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校图书馆。当我看到一座高大恢宏的图书馆赫然矗立在眼前时,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此后的4年大学时光,图书馆便成了我的常驻地,除了上课、吃饭和休息,我空闲时间基本上都泡在图书馆里读书学习。

  美好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毕业时,同学们各自挥泪告别,心中都有百般不舍。那天,我望着月色下静默的图书馆,想着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纯净的学习环境,再也没有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在身边朝夕相伴,心里默念着:别了,我的读书圣地!别了,我的精神家园!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依然是读书。有同事说自己不能像学生时代那样静下心来读书了,很羡慕我的状态。我便庆幸自己初心未改,同时也决心要一直把书当成是自己最忠诚的挚友。

  光阴似箭,转眼间参加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我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并拥有两个可爱的宝贝。正所谓言传身教,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一点不假。身边常有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总爱玩电子游戏,我猜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父母本身吧。我很欣慰,两个孩子都像我一样喜欢读书,书架上摆满了我们一家人各自喜爱的书,读书和分享心得是我们茶余饭后最愉快的休闲项目。每逢节假日,我们全家都会习惯性地去图书馆看书,临走再精心挑选几本心仪的书,借回家继续阅读。

  徜徉书海,我如痴如醉,自得其乐。读的书越多,我越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人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毫不夸张地说,读书改变和重塑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而不思考其中的道理,读书而不践行其中的真知,书便成了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读书对我们的影响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绝不能急功近利。在它的悄然滋润下,我们的思想之树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到枝繁叶茂。

  随着时间推移,家中书架上书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丰富拓展,我相信,我和书的缘分也将一直延续下去。我有一个梦想,等自己老了能住在图书馆附近,即使步履蹒跚,还能有书常伴左右,足以乐享晚年。在我内心深处,早已把书视作自己永远的灵魂伴侣。

  张伟 河北衡水市饶阳县第二中学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此生与书为伴
责任编辑:张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