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全球首份!华大在珠峰峰顶传回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发稿时间:2024-05-22 19:3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刘芳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深圳讯(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刘芳)记者从华大集团获悉,5月21日10时28分,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领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了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登顶时刻。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核心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依托华大自主研发的核心工具,以及在脑科学、眼科学、高原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据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

  珠峰上的华大实验室。受访单位供图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G99、DNBSEQ-E25以及无线掌上超声等多款“硬核”设备均在“珠峰实验室”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

  其中,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自带远程会诊功能。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该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还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也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本次在世界之巅首次被记录下来的,还有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

  据介绍,最近这一年间,华大登山队先后完成了五座不同海拔雪山的攀登,成功收集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及本次海拔8848米的珠峰的相关科研数据,并从登山运动免疫反应、代谢与能量变化、血液多组学变化、皮肤微生物变化、菌群适应性及高原病等多方面开展系列研究。

  对于本次华大珠峰科研计划的目标,汪建表示:“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队伍,把更多的仪器设备搬到更高的海拔上来,探讨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对生命起源、物种演化、气候变化、地外生命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