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成年人超重率超50% 专家:应杜绝违规肥胖医学诊疗

发稿时间:2024-05-16 11:1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高蕾)“目前,我国每两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人群比例偏高。这对我国医疗体系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肥胖已从健康问题发展成社会问题。对于肥胖的防治是我们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张鹏如是说。

  超一半人超重或肥胖,肥胖防治刻不容缓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06版中指出,成年人BMI在24至27.9被定义为超重,而大于28则被视为肥胖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超过50%。“目前有约19%的6至17岁青少年、约10.4%的6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介绍。肥胖不仅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相关。沈洪兵表示,肥胖是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维持健康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肥胖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升高12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肥胖率也呈增长态势。据2021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的人数可能达到7.8995亿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肥胖问题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结合点,要以体重管理为抓手,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要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有效减少超重肥胖等中间危险因素,从而防治主要慢性病。

  肥胖防治也是一项全球性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全球有约八分之一人口处在肥胖水平,成人肥胖人数自1990年以来翻番。对此,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表示,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政策调整实现共同应对。

  科学减肥,杜绝违规肥胖医学诊疗

  肥胖是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慢性疾病防治规划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要明显放缓。《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围绕着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包括防控重大慢性病在内的15个专项行动计划,也倡导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呼吁国人了解自身体重变化,倡导专业人士给予技术帮助和指导,社区单位广泛参与。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及相关学术组织联合举办的2023年中国肥胖大会启动了“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旨在通过科普、义诊等多元方式让公众关注体重健康,科学减重。2024年3月,中国肥胖联盟宣布成立,通过多学科融合及全社会参与,助力实现人人拥有健康体重、共同享受健康生活的愿景目标。

  为了让公众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近日,由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中国肥胖联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的“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首都名医面对面大型健康咨询活动在方庄体育公园举行,来自北京15家大型医院的多学科减重专家近距离为市民提供科学减重健康咨询和专业指导。

  活动现场,咨询减重问题的市民中许多已是肥胖,不少人合并有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他们大多经历过减肥的挫败或体重的反弹,急需科学的减重指导。张鹏认为,“许多肥胖人士采用了不正确的道听途说的减重方法,未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导致减重效果不佳或进入了体重循环的怪圈,越减越肥。”肥胖症属于疾病范畴,他建议市民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的治疗,制定个体化的医学减重方案。

  张忠涛指出,当前肥胖防治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公众对肥胖的疾病认知不足,而在社会层面又存在科普知识鱼龙混杂、患者难以寻求公平有效的治疗等问题。

  近年来,减肥相关产品与服务形成巨大市场,随之而来的,减肥“神药”无资质,“减肥营”质量良莠不齐,“小作坊”吸脂手术导致伤残的事件屡见不鲜。

  如何从根源避免减肥“乱象”?“引导公众寻求专业帮助,扩大高质量、规范化诊疗资源供给很重要。”张鹏表示,“随着肥胖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减重治疗门诊。国家层面也应不断规范和完善监管制度,应杜绝违规肥胖医学诊疗。”

  “无论采用任何减重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体重的长期维持尤为重要。”张鹏说道。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