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杨月)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搜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
蓝皮书指出,通过CTR唯尖系统的监测数据统计发现,部分主流媒体目前存在账号“过剩”的情况,非活跃和粉丝量万级及以下账号占比较高,对短视频矩阵整体传播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如账号基数过大,主流媒体新媒体产能投入过于分散,难以集中资源力量聚焦头部账号,造成整体内容产品质量偏低,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课题组建议主流媒体从重“量”转为重“质”,提前做好账号筛选工作,将传播表现较差或长期“休眠”的账号精简优化,利用已有资源扶持发展空间较大的潜力账号,同时协助传统品牌IP的账号继续沉淀用户,尝试突破用户圈层。例如北京广电整合全台账号,围绕康养、新闻、生活、法治、文化五个赛道建立矩阵,制定账号考核KPI标准,精简优化账号数量。
同时,如何平衡自有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关系,也是主流媒体优化账号结构的一大方向,例如央视新闻在发力第三方时,也对自有平台进行引流吸粉。“深凿”自有平台,面向忠诚度较高的受众推出独家内容资源;“拓宽”第三方渠道,面向全网受众强化影响力和传播力,两方相辅相成,共同提升。
据了解,本年度媒体融合蓝皮书主要分为总报告、调查篇、热点篇、案例篇、探索篇、区域篇、国际篇七个方面。一是总报告,分析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新突破、新展望,从整体把握当前媒体融合生态——共建多元融媒生态,助力数智中国建设;二是调查篇,主要聚焦于媒体融合的网民认知、短视频融合传播效果、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并进行实证研究;三是热点篇,主要关注当前广电媒体发展、新技术应用、企业媒体等媒体融合热点问题与发展态势,并在调查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四是案例篇,针对安徽、浙江、香港、四川等不同地方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包括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矩阵战略、香港传统报业转型、群众路线实践等特色方面;五是探索篇,主要针对当前媒体融合的前沿实践,针对县级融媒体、政务新媒体、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六是区域篇,结合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及现状,以区域进行划分,将贵州、四川、芜湖等不同层级的典型媒体融合实践作为研究案例,进而分析其业态创新、传播模式、经验特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及未来展望等;七是国际篇,立足于国际视野下的媒体融合实践,从国际视野出发,来观照本土媒体融合过程中对外传播的特色实践,全面梳理对外传播实践中的特色做法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走出去”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