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赣州10月28日电(记者 宋莉)给客家围屋“上保险”、让赣南采茶戏进景区、做非遗“伴手礼”……江西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被称为“客家摇篮”,这里汇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保留着众多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近日,记者跟随“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世界客家摇篮赣州行”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西省赣州市,探寻客家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雅溪围屋。宋莉 摄
守好非遗“厚家底”
资料显示,赣州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108项,市级非遗327项,县级非遗1524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赣州市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赣州市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7月26日,赣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赣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项目之一,从客家围屋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中,可以窥见当地在客家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实施的针对性举措。
由于客家围屋多建于明清年代,受建筑时间和建筑属性限制,其稳固性、安全性、完整性成为围屋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的一大难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围屋之乡”江西省龙南市为60处客家围屋文物保护单位“上保险”。通过建立客家围屋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文物保护+游客保障”的保险模式,加强对文物古迹和游客的保护。
此外,赣州市出台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文件,推动实验区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成立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与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将实验区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实现人力物力全面保障。
赣南采茶戏。罗欣怡 摄
激发非遗“新活力”
据了解,赣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00位、市级非遗传承人309人、县级非遗传承人1147人。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赣州市建有市县两级非遗馆、专题馆24个,非遗项目传习所(点)219个,市级以上非遗工坊31家。
近年来,赣州市秉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不断增强非遗传承传播“新活力”,释放非遗消费潜力,让非遗回归生活,实现非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走进赣州市全南县,当地创新发展“非遗+”舞台、活动、文创等活化传承形式,激发非遗“新活力”,可谓是赣州市“非遗+”模式的一个缩影。
“非遗+舞台”。全南县创编出极具非遗项目特色的节目《车马灯戏》《蓝巾帕舞》《瑶族花棍舞》《擂茶舞》《请茶歌》等。这些非遗特色节目,经常在中国传统村落雅溪古村内的古戏台上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非遗+活动”。全南县每年组织开展客家擂茶、蓝巾帕、花棍舞、车马灯、香火龙、大锣大鼓等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特别是在重要的节庆日,该县还组织开展香火龙、灯火龙、黄龙、舞狮等特色民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既增加了景区人气,又壮大了非遗项目传承队伍。
“非遗+文创”。“全宝”“南仔”作为全南县全域旅游品牌形象设计,融入了全南县客家擂茶、蓝巾帕等非遗元素。同时,当地引进高等院校设立文创基地,开展非遗项目产品研发。其中,江西理工大学在雅溪古村设立的文创基地,针对该县非遗项目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有效拓宽旅游产品的市场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