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发稿时间:2023-07-20 21:02: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日报网7月20日电 吉林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聚焦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大开放、大保护、大开发、大合作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吉林力量。

  7月18日,一台吊车将贴着寄语卡片的集装箱装载到“长满欧”中欧班列上。随着承载满满祝福的“长满欧中国有约号”列车缓缓驶出,2023年“中国有约 相约吉林”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开启。

  “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吉林站在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启动。

  来自12个国家的20多名外媒驻华记者和自媒体创作者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开始了在吉林省的访问之旅。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吉林不仅连接日韩,也渐渐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联通欧洲。今年6月1日起,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式成为吉林的境外中转港口。吉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22年吉林省对俄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4.4%。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内陆铁路口岸,对外建立起海、铁、公、空多式联运通道及网络,年吞吐量达15万标箱。

  由长春始发的“长满欧”(长春-满洲里-欧洲)班列,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德国纽伦堡等地,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节省20多天。

  据介绍,“长满欧”中欧班列已经开行8年,联通15个国家,服务着3000余家中外企业。截至2022年,其共承运8万余标箱货物,货值达280亿元。

  8年来,吉林借助中欧班列将汽车装备、农产品等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同时也把沿线国家的商品带到吉林。

  长春兴隆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就是一扇对外开放的“贸易窗口”。在这里,全球好物,一站式集采。消费者可以采购来自欧洲、澳洲、亚洲、南美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万种商品,其中许多商品都来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来此避暑游玩。

  炎炎夏日,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这为地处东北的吉林省以“22℃的夏天”为要点打造避暑经济提供了引流条件。

  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全国仅存、亚洲最大的1.2万公顷原始红松母树林,古木参天、松涛叠荡,是欧亚大陆现存最完整的自然生态圈。景区内各类高大的原始树木比比皆是,干粗根深、苍翠挺拔,完整的生态景致、和谐的自然天性使其成为最佳的“森林浴场”和纯净的“天然氧吧”,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向吸引着全世界游客来此避暑游玩。

  “2023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团”暨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成员参访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大粮仓。

  18日下午,中外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四平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揭开“黑土卫士”——梨树模式的“神秘面纱”。

  这是7月18日拍摄的四平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

  据介绍,梨树模式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通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实现保护性耕作。随着保护性耕作的推广,黑土越来越“肥”。

  土耳其光明报北京分社记者Kubilay Cel Celik在拍摄玉米品种展台。

  这次来到梨树参观,塞内加尔亚非新闻网记者迪亚感到很兴奋。

  迪亚说,在梨树我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农业科技发展,这是塞内加尔非常期盼的,“期待着中塞两国能够在农业领域扩大合作,从这里学习更多现代农业技术”。

原标题:【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