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杨月)近日,由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发起,北京市怀柔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豹思影视主办,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为指导单位的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主题论坛在京召开。
论坛主持人为《毒眸》主编、电影产业观察者吴燕雨,著名制片人、北京劳雷影业有限公司总裁方励,著名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梅峰,电影学者、釜山国际电影节顾问、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范小青,知名演员潘斌龙和新锐导演殷若昕等论坛嘉宾,以“学生/青年导演如何拿到第一份入职Offer”为主题,围绕新毕业或入行的青年影人的困惑、行业现状等话题进行了畅谈。
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成为创作者之前,先做一名踏实的影视工作者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数量创下新高。人社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于4月25日印发《关于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在5个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基础上,扩大缓缴政策实施范围、延长缓缴期限。17个缓缴扩围行业包括了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当下,学生、青年导演从学校进入职场之路,是否变得更加艰难了?范小青说,“影视行业是生产梦想的行业,除了照亮自己以外,也会照亮很多跟你有着同样困惑或处于同样窘境的人,即便这个行业现在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问题一定会逐渐消失。在这种背景下,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还能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我们感到很温暖。”她认为,刚毕业的同学无需着急做一名创作者,可以选择先把心态放平,努力去做一个踏实的影视工作者,坚持积累,厚积薄发。
梅峰则认为,现在,拍电影的技术门槛降低,一些电影节展也有手机短片展。学校院系上的专业设置,涵盖了电影作为一门工业的各个领域、不同方面,所以从大学象牙塔到影视实践,一定是有距离的。如果决定做导演,从大学毕业到第一部作品,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影视行业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困难,一直以来都不容易,是否坚持,取决于个人。”他说。
好电影永远“特困”
支持过多位年轻导演的制片人方励分享了自己看重导演哪方面的品质。“为什么要做电影?是靠电影生存,还是说不做电影活不下去?如果你觉得做电影是你的心愿,是你发自内心的冲动,这是我欣赏的。”他认为,热爱影像,对世界有诸多想表达的内心冲动、想要迫切分享给其他人的心愿,这是根本,不会受到整个行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年轻从业者没有合适的契机去做电影时,要及时调整心态跟战略战术,“初出茅庐,不用着急,追随自己的心愿,心愿是我们的战略,养活自己是战术,养活自己有很多办法的,当保安也能养活自己,送外卖也能养活自己。但是你的心愿永远不丢,坚持走长线一定是正确的。”
曾经与多位年轻导演合作过的演员潘斌龙表示,自己与谁合作,取决于是否被好的项目所吸引,而非取决于片酬。“入职Offer更像是从A点到B点,跟大环境的关系并不大。而从A点到B点,不管什么时代,都得经过这条路,这条路没有捷径,你都得趟过去才行,必须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同时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好电影永远‘特困’,永远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探索、不断应对挑战,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态和向上进取的状态。”
“五感”打开,去生活,去积累
访谈中,殷若昕回忆,自己研究生刚毕业时,正是影视行业发展相对好的阶段,但是她希望基于自己的学业背景和所思所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并没有迎合市面上的一些影视项目。在这期间,虽然没有合适的创作机会,但她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我去上班、去生活,直到28岁左右时,我内心积攒的想要表达的冲动开始爆发,写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不管是任何时候,拍电影表达自己,‘五感’都是要打开的,坚持一定是有意义的,有可能在某一天心里的那个东西就会爆炸,就会向上。”她说。
潘斌龙则表示,演员作为比较被动的行业,更多的是“被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导演聊剧本,能发现角色的更多可能性,这个过程非常奇妙。“演员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交流,从导演那里把我需要的养分都汲取过来,再结合我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诠释能力,让这个角色更加丰富、立体。”
“年轻导演最好的时代”
2021年11月9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的发展目标,也对“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影片创作、建设高水平市场体系、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加快科技创新、升级公共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
吴燕雨认为,经过反复验证,现在产业环境是不会遗忘好的导演和剧本的,好电影一定会被看到,无论是殷若昕导演的作品《我的姐姐》,还是贾玲导演的作品《你好,李焕英》、刘江江导演的作品《人生大事》,整个行业、市场和观众,对于年轻导演都给予了正向的反馈。
梅峰则指出,年轻的创作者需要警惕“无病呻吟”,一些年轻的创作者缺乏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需要去体验和沉淀。“我特别同意方励老师对导演这个行业的理解,你拿一个创意说服别人跟你合作,说服资方为你投资,说服你心目中的好演员为你出演,关键是你那个创意的特异性和自身的魅力是什么。”他发现,在现在的行业内,包括在电影节的短片、长片作品中,已经不太能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岗位边界。更多的是导演自己带剧本参加电影节的创投,因而年轻导演增加自身的积累和储备,显得尤为关键。
时代的复杂性能够激发艺术创作热情。已经执导过两部作品的殷若昕,对自己的界定依旧是青年导演,她认为,“青年是最富有活力的、生猛劲儿的,是带有使命感的,迫切寻找自己最想表达的故事,找到自己与时代的连接。而如何将当下的心境,结合影像表达的方式,去传递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其中的困惑也一定多种多样,也会有各方面的制约。同时,导演、主创,大家的坚定很重要,得相信自己做的东西。”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年轻的导演涌现,这是过去胶片时代不可能发生的。某种程度上,数字时代里做电影的自由度变高了,但技术门槛降低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我们能崭露头角的可能性更多了,但与此同时竞争压力也变得更大了。”方励最后表示,“不管狂风暴雨,我们心里的那一团火是永远不能熄灭的,从事电影行业,热爱电影,这是极其神圣的使命,一定要加油,不要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