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这组照片可能有毒!

发稿时间:2022-04-03 19:5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白毅鹏 中国青年网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读过斯蒂芬妮·辛克莱拍摄的一张童婚照片后,作家阿兰·德波顿原本对童婚的认知发生了松动,“原来婚姻里的年轻新娘其实并非儿童”。这张童婚照片传达了以下关键信息:过早到来的婚姻迅速将身材稚嫩的儿童变成成年妇人,她们的脸庞浮现出“恭顺、严肃和悲伤”的表情。而她们身后的丈夫,看上去并不蛮横粗鲁,“脸上带着困惑,仿佛自己也还是孩子。”以此为例,阿兰·德波顿告诉我们,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应该填充我们之前对于真相残缺而褊狭的认知。

  《韦莱斯之书》图集之一

  然而,一组获得今年荷赛大奖的新闻照片,却并不执著于打捞真相、澄清事实,它似乎就是要和你理解的正统新闻摄影观“对着干”。或者说,这组由Jonas Bendiksen拍摄的、名为《韦莱斯之书》的照片之所以能获奖,就在于它本身“假”得太过“优秀”,荷赛评审团对该组照片给出的意见,也基本说出了评委会的“小心思”:摄影师提出了一种“元分析”的形式——用摄影作为一种工具来评论摄影的现状,并强调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中,人们是多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早在荷赛奖项公布前,Jonas Bendiksen的这组通过3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照片上加入人物形象的“合成照片”,就已在整个新闻摄影界掀起讨论,甚至最初所有新闻摄影专业人士都被蒙在鼓里。这种堪称行为艺术的做法看似调皮和荒诞,但却用一种充满象征和讽刺的手法,告诉世人当下我们新闻摄影所处的环境:曾经令人笃信不疑的有图为证、眼见为实等观点,正在逐步被那些极度逼真的“假”照片挑战。更让人不安的是,在“PS”“3D建模”“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支撑“深度伪造”的技术面前,专业人士都难以察觉,普通人岂不是毫无辨别之力?

  摄影人赵青这样评价《韦莱斯之书》,“考虑到这组照片对新闻摄影行业一直秉承的真实性原则的强烈颠覆,当它们真被存入玛格南档案时,我希望能被妥善分类,并打上醒目的标签:该组照片可能有毒。”我倒不担心这组照片的毒性“外泄”,按照以毒攻毒的观点,对假照片而言,这样的照片其实带有反思和启迪意义。让人无法安心的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成为拍摄者的门槛并不高,每个人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图片、分享转发,有时的假照片是那么的精致和逼真,丝毫不亚于真实照片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但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假照片都会被好心地贴上“有毒”“危险”的标签。

  有人认为,当海量信息汇聚在一起时,通过不同信息间的竞争,能够实现真相和观点的均衡。但海量信息还可能制造出无序和混乱,在后真相时代,不仅是媒体的话语权可能被削弱、真相本身变得易碎,人们对真相的渴求程度和合理期待可能也不会太高。一些假照片的传播,背后也有人们不假思索和选择性相信的原因。

  不单单是新闻摄影,这可能是新闻行业面临的整体性危机。相比辨别一组照片或一则新闻的真假,真假标准本身的模糊更让人无所适从,掺杂着不同利益和立场导向的照片,即便保证能够还原现场和细节,具有所谓真实的“颗粒度”,也可能是残缺的事实、片面的真相。在信息战的烟雾弹面前,公众仍旧可能受制于人,继而被操控或玩弄。

  “假照片”“假新闻”给人们认知世界带来的困扰,在当下的俄乌冲突和疫情信息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事实核查的难度、追踪辟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流言传播散布的范围。在世界上,一些媒体机构对有关新闻的内容把关不严,导致自身成为假新闻的源头,既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也放大了谣言的危害程度。不管是文字、照片还是视频,没有真实性的新闻,就是建立在流沙之上。

  在很多情况下,公众内心的迷茫、困惑和恐慌,仍然需要媒体机构拿出专业担当,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给公众吃下一颗定心丸。荷赛获奖的这组“假”照片,强调的也是人们要有意识去甄别虚假信息,社会则要加强治理,减少虚假新闻给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以及给公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撰文/白毅鹏

  编辑/黄帅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