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在青岛首次正式上线

发稿时间:2021-12-03 17: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宿希强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3日电 (记者 宿希强) 2021年12月3日,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上线,航运贸易金融数字化综服平台同步启动。

  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青岛试点项目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海关、上海期货交易所、山东港口集团共同打造,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海关与期货交易所的信息联网,有助于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强大宗商品的安全流通和高效运转,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项目旨在实现大宗商品“统一登记、数字监管、期现结合、产融互通”,以保税20号天然橡胶为试点商品,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期货标准仓单全程溯源、期货转现货信息实时跟踪,创新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推动了标准仓单与非标仓单的互认,加快了期货保税交割、现货保税交易和仓单质押的联动发展,为构建“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下与线上”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为建设大宗商品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与政府监管共生共赢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贸试验区数字化生态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正式上线为起点,青岛自贸片区发挥先发优势,聚焦“贸易新基建 服务双循环”,以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航运、贸易、金融耦合发展的主阵地为目标,推动片区管委、海关、税务、外管、交易所、港口、金融等部门构建一条数字化区块链主链——“青贸链”,打造一个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航运贸易金融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化可信区域——“数智自贸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资源跨境配置流通。

  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赵士玉介绍,此次项目上线和平台启动是青岛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贸易“新基建”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自贸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青岛自贸片区将持续推动大宗商品产业发展和贸易数字化转型,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自贸片区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山东省副省长汲斌昌出席活动,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型成、青岛市副市长薛庆国、青岛海关副关长王洪兵、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姜岩、山东港口集团总经理李奉利出席仪式并致辞。青岛海关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市税务局、山东港口集团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大宗商品区块链联盟,工商银行、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中外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作为首批联盟成员加入联盟。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开展期货保税仓单业务”,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青岛试点项目上线标志着这一探索实现破题,迈出第一步。

  制度创新激发国际贸易发展活力

  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青岛自贸片区始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和探索,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牢牢把握机遇。片区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示范区等多重政策优势以及港口区位优势,在青岛海关等部门支持推动下,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先后推出一系列聚焦大宗商品储运、监管、物流等环节的自贸创新举措,7项入选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其中,青岛海关在全国首创的“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允许企业对来自同一或多个原产地的两种或多种保税原油在保税监管场所内混兑调和,使其指标满足企业生产加工需要,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吸引国际原油混兑产业链向国内聚集。在新业务模式吸引下,英国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巴西国家石油、壳牌等世界原油巨头纷纷在山东投资布局。创新提出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新模式,并由海关总署发布在全国推广实施,进口原油经海关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允许企业卸货、转运,后续再实施实验室检测等合格评定程序,验放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减为半天,港口罐容周转效率提升35%,每船可为企业节省费用50余万元。

  此外,“进口保税铁矿随卸随混”、“出口成品油‘云计重’”、“‘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新模式”等多项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以及“先退后核”+“出口退税贷”等一系列便企服务举措,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放大了青岛片区大宗商品集聚优势,为建设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改革活力全面迸发,为片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岛自贸片区今年1-10月完成进出口1560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分别高于全国48.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34.3个百分点。预计片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占青岛市比重由2020年的1/6上升到至1/4。

  数智转型升级赋予贸易发展加速度

  青岛自贸片区正不断围绕优势大宗商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夯实贸易竞争新优势,打造贸易发展新发力点。片区相继打造“货兑宝”大宗商品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发展平台;实现全国首单保税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落地;上线运营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构建集现货交易、结算、交收及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打造大宗商品资讯中心和大宗商品航运可视化平台,赋能片区贸易企业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更多贸易企业投资青岛、投资自贸片区开拓空间。今年以来,片区贸易企业主体数量增长迅速,1-9月新增国际贸易主体1745家,在自贸片区新增市场主体中,国际贸易产业占比位居前四位;12个贸易类重点项目,涵盖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出口,以及轮胎商贸、新能源、跨境电商等重要产业领域,总投资达31亿元,预计年内创造外贸进出口可达400亿元。贸易主体质量与数量均大幅同步提升,呈现出活跃发展的态势。

  此次全国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青岛试点项目上线,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又一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数字化生态建设,相关经验将在全国复制推广;航运贸易金融数字化综服平台的启动将有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自贸试验区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形成新的宝贵创新成果。

  青岛自贸片区将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实现大宗商品贸易数字化场景全要素聚集,增强青岛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贡献自贸力量!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