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记者 汪文 董一乐)近日,90后“物理天才少女”周思益与同济大学“硬核科普教授”吴於人在快手直播中的对话“火”上了热搜。
周思益与吴於人教授在直播中展开对谈。资料图
当谈到“反内卷”话题时,周思益表示,现在一些科研人员之间存在攀比论文数量的乱象,其实应该真正沉下心去做研究。攀比论文数量和应试刷题,二者相差无几。
周思益与吴於人教授在直播中展开对谈。资料图
吴於人教授对周思益谈话中的看法表示赞同。她认为,科研要将好奇心作为出发点,勤动脑、多思考。在她的童年学习经历里,没有争分夺秒的“鸡娃”,没有铺天盖地的“刷题”,只有寓教于乐的点滴学习日常。而正是这些无形之中的思维启发,使其日后和物理结下一生的缘分。
不拼数量不刷题,90后博士后有志气!
周思益目前在神户大学做二期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宇宙学、弦理论和场论。近日她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对科研不应攀比论文数量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回答。
周思益接受采访。资料图
她表示,反复、机械地刷题是浪费时间的,可能仅形成一种“肌肉记忆”,不如沉下心来啃自己不会的“硬骨头”。刷论文数量也是如此,“随手构造一些模型,套用算法,算出来一个结果,最后跟实验比较,陈述结论,就可以写出一篇标准化的论文,可这种‘生产线上的论文’意义并不大。”
周思益与吴於人教授在直播中展开对谈。资料图
究其原因,周思益认为与“内卷”脱不了干系。“如果整个学术环境都只看重发文数量,愿意去深度思考的学者就会越来越少。”她感慨:“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有一两篇代表作可谓无憾。以爱因斯坦为例,被大家所铭记的作品不过寥寥数篇而已,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流芳百世。”
她认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产出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己的名字被记录在别人的文献综述里,第二个层次是自己的名字被记载在教科书里,至于第三个层次,如刘慈欣所言:‘刻在石头上’。”
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已成为社会共识
《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资料图
2020年7月29日,科技部发布《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其中明确,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2020年3月13日出席清华大学第18次科研工作讨论会,他在随后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写有价值、高水平的论文,不唯论文不是讲不要论文。
其实,中国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近年来都有明显上升。
科技日报、NHK的报道指出,2017年中国研究人员论文数量是20年前(1996—1998年均值)的18倍,是10年前(2006—2008年均值)的3.6倍。中国研究论文的质量也逐年提升:从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所占份额来看,2017年美国有37800篇(占24.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有33800篇(占22%),居第二位;从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所占份额来看,美国和中国分别占29.3%和21.9%。
变化是怎么发生的?透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划纲要,国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的决心清晰可见。
1982年,中国将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写入宪法;1993年,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促进科技进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规定,将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不足1%提高到1.5%,此后,这一比例不断提高,2020年的计划要求将该比例提高到2.5%或更高……
公众不焦虑,环境更宽松,让科研人员轻松上阵
看到#90后女博士后称科研不应攀比论文数#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时,周思益的老师、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说:对“论文数量”究竟重不重要的争议在国内外都广泛存在。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资料图
在王一看来,科研评价的标准有很多,而“论文数量”这一标准相对直观,科学论文产出数量是显示一国研发活跃程度的最基本指标。但如果只考虑这一维度,难免出现“以论文数论英雄”的现象。
“这么多网友关注科研问题,反映了大家希望我国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可是却着急使不上劲的心态。”
王一乐观地说,大家大可不必产生焦虑。“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奇宝宝’关注科学。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把为科技强国做贡献作为担当和追求。同时,基础研究有开放性的特征,
将来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会来到中国,大家通过交流与碰撞,将迸发出更多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对此,网友表示:
人们总要去仰望星空,总要去思考未来。
科研,是让大家看到未来的一种方式。它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有些学科需要科研工作者长期驻扎实验室、日日夜夜和仪器作伴,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获得预想中的成功。
暗夜中向着未知前进,更需要勇气和韧性。每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为国富民强贡献的一份力量。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从以论文、奖励数量评价为主,实现向以创新实际贡献、创新发展态势、创新质量水平评价为主的跨越,是我们的方向。
向更多“硬核”科技高峰攀登的过程中,请不要停止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