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青年眼中的传承】杆秤

发稿时间:2020-01-03 14:30:0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安洪锋 中国青年网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Time:

提示信息

Subtitle/CC
    Speed
      Quality
        Audio Track
          SpeedNormal
          Subtitle/CC
          Audio Track
          Quality

            在长沙市太平老街,有一位手工杆秤制作人文志飞先生,一门三代相传的手艺,68岁的文志飞坚持了55年,做了十几万把杆秤。每一把杆秤,都有100多道工序,他凭良心校码,做出的杆秤从来都是斤两不差,更是能称出0.01克的细微物体。“做秤必须要有耐心,要心静,更要能吃苦。现在能坚持做这行的人太少了。祖辈留下来的制秤手艺不想丢,这是一种文化观,度量衡观。这杆秤要放在14亿人民的心中,人类要公平正义讲良心,千万不要黑心。你只要守规矩,守正义,守良心,在哪里都站得住,站得稳”,他对我们#青年眼#说。时代变化,制秤手艺走在消失的边缘,文志飞几乎成为长沙最后的制秤人。他最后说,“自己会继续坚持这门手艺,并一直传承下去。”(校媒记者 安洪锋)

          原标题:【青年眼中的传承】杆秤
          责任编辑:工蚁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