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杨维琼)12月16日,诗人李双有在阳光蒙氏双语幼儿园里为孩子们讲了以《童话和儿童手拉手》为主题的一节诗歌课。他让孩子们在纸上自由地画出4幅画,并找到其中的关联,依次写出4句诗。
李双有在课堂上。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维琼 摄
他说,每一首诗、每一个作品都有作者的灵感轨迹。“教孩子们创作诗歌也是如此,当你找到灵感轨迹的时候,你把它告诉孩子,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
灵感轨迹是什么呢?李双有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根据灵感思维的需要,将思维的对象按其颜色、形状、成份、结构,演化、关联等多重不同属性发生契合时所留下的印痕集合在一起进行归纳分析,灵感的轨迹也就清晰可见了。“此后就可以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中,找到相同的属性进行比对,从中找出最佳匹配,促成其完美契合,写一首诗就很容易了。”
在李双有看来,中华经典文化是循着先人智慧、探索灵感思维的最佳载体。“我研读中华经典文化与众不同,不局限于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创作时的原始冲动;不满足于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创作中的思维走势;不停留在欣赏作品的表达方式上,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在作品中留下的灵感印记。”李双有把这种方法叫做“寻瓜摸藤,刨根问底”,即刨“慧”根、问“实”底,找到思维灵感的履痕。
“李白的《静夜思》,灵感轨迹就是颜色,‘床前明月光’里月光是白色、床是黑色,‘疑是地上霜’里霜是白色、地是黑色。但《望庐山瀑布》里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灵感轨迹就是形状,香炉就是香炉峰,紫烟其实就是雾气,他们的形状都很像。”李双有说。
“事物的颜色、形状、功能等属性总是扮演着灵感媒介的角色。”他介绍,如果把研究思考的对象称作“主体”的话,人们在研究“主体”的思维活动中,大脑的检索系统会在大脑数据库中寻找与“主体”有着相同属性的其它事物作为“喻体”,往往是从“喻体”那里受到启发触发灵感,也就是当“喻体”和“主体”最匹配的两个属性实现完美契合的时候,灵感便产生了。由于这一过程是在不受自主控制的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总是让人们以为灵感只是一种偶然的“顿悟”。
据李双有介绍,在这四十年来,他给近30万学生讲过课,很多7、8岁的儿童按照他所提供的方法,写出了很多诗作,有10名8岁至14岁的学生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李双有表示,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实践需要创新思维的引领。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让学校输送的知识型人才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对上号。“而灵感轨迹是一种人人可以学习、可以把握、可以运用的创新思维实践。”
“以它为跳板,不分行业领域,不论文化高低,不管年龄大小,都可以从中受益。”在《童画和儿歌手拉手》课堂上,一位学生画了一幅画,他说:
一辆大客车,
就像一条蛇。
它跑在城市里,
它更想在森林里出没。
李双有说,在这堂课上,画就是灵感轨迹,将画与诗结合,用语言把每一个画面表述出来,一首诗就完成了。
在《童画和儿歌手拉手》课堂上,幼儿园小朋友的画。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维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