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20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年会盛大启幕。作为分论坛精彩活动之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成立仪式暨第二届“无障·爱”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10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聋人教育、无障碍建设与融合教育课程教学”为主题,邀请20多位国内外专家分享融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共同探索中国融合教育发展之路。来自国内外的130多名高校研究机构、特殊教育领域、助残社会机构及残疾人组织的代表参加研讨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到会祝贺;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福建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创始人郑声滔,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校长 Robbyn Wacker,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赵灵山等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主持仪式。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等共同为“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成立揭牌
“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明确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明确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加强融合教育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是各国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融入校园、发挥潜能,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共识和主要做法。基于此,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宣布成立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与新时代无障·爱”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关注和服务特殊教育需要群体,加强与国内外融合教育同行学术研讨和交流,提高我国融合教育质量和水平;通过国际化交流与互动,充分汲取海内外融合教育经验,探索融合教育政策、方法、路径和目标,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深入探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推进和发展融合教育,目标就是不让一个孩子落下。
“无障·爱”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年会的平行分论坛之一,是由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郑声滔教授资助发起,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为进一步发挥平台和资源优势,拓展特殊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助力2020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体目标的实现,2019年第二届“无障·爱”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目标更鲜明、内容更具体、成果更丰硕。
本次论坛,重点聚焦聋人教育、无障碍建设及融合教育课程教学等三个板块,旨在搭建集趋势展望、理念交融、政策阐释、经验交流、案例展示于一体的中外融合教育交流平台。邀请了日本广岛大学、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精协等中外20多位融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融合教育主题展开研讨,将学校教育、无障碍设施开发研制和社会助残服务机构等有机结合,分享中外先进理念、中外融合教育成熟经验及先进做法,以特殊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案例,推进教育的公平性、教育的多样性、学生的多元性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让更多残疾人享有全纳、公平、多样而有质量的融合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发起人郑声滔在致辞中说:本次融合教育论坛以聋人教育、无障碍建设以及融合教育课程教学为主题,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和必要,这是我们实现无障碍之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融合教育,面对千百万的残疾人,有多少莘莘学子在翘首以盼,希望融合教育能为他们开辟一条重获新生、独立自强的道路。我的无障碍之梦,就是要以我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融合教育、支持融合教育、参与融合教育,圆无障碍融合之梦,让教育成就更多人的梦想、成就更多孩子的光明未来。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赵灵山在致辞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非义务教育在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公共支出也在持续增长。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特殊教育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教育条件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教育的目标,要求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郑声滔教授资助的“自强中国”项目培训团队已经圆满结束了为期两周的赴日访学。今后我们还要继续选派优秀残疾人师生和研究人员赴国外深度研修,紧跟国际化,研究前沿学科,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推动融合教育的国际化,促进我国融合教育无障碍理念的推广,提高我国特殊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第二届“无障·爱”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并成立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这是彰显社会责任、践行人道主义情怀的善行义举。通过倡导理念、培育意识、立德树人,把融合教育的无障碍理念在中国大地乃至世界发扬光大。融合教育是无障碍理念与实践的重要嫁接内容之一,是实现人人享有公平教育权利的重要保障。无障碍环境惠及到广大残疾人乃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获取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信息交流无障碍,特别注重针对听障视障特殊教育的融合无障碍。在高考中,无障碍的便利服务助力我国残障大学生凭借自身能力和才华考入高等院校连续两年突破了万人。国家制定发布实施了通用手语、通用盲文和汉语手指字母等规范标准,为聋人教育、盲人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中国聋人协会会同科大讯飞集团、北京联合大学共同组建了“听见信息无障碍研发与应用联合实验室”,为听健者与听障者之间交流顺畅无障碍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全方位的无障碍为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在刚刚举办的2019年“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无论是无障碍,还是康复、教育、体育、社会治理等各分论坛,都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明年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宏伟目标。融合教育也必将进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发展的春天。
吕世明副主席郑重地向融合教育研讨会和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分别赠送一套由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策划指导、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理论文化精品:《国家无障碍战略研究与应用丛书(第一辑)》。丛书是我国第一套成体系、成规模研究无障碍战略发展与应用的丛书,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从国家战略层面立论,通过对无障碍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实施机制、制度保障、系统工程等各个层面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对包括无障碍标准、无障碍与社会公共服务、无障碍文化与教育、无障碍信息战略等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无障碍战略应用的策略、方法、路径,助力国家出台政策、制定跨部门标准,填补国家无障碍研究及教育领域的空白,推动我国无障碍事业的全面发展。正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何毅亭常务副校(院)长为丛书作序指出,这部丛书立足于人文高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进一步论述了我国无障碍建设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丛书把无障碍环境作为国家人文精神的具象,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阐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对障碍人群的关爱,对人民的关爱。
最后,在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成立仪式之后举行了研讨交流活动。为期一天的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以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路径探索、凝聚共识、启迪未来为成果圆满落幕,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流连忘返。与会者明确:倡导无障碍融合共享理念、建立无障碍法规政策机制、培育无障碍自觉行为意识,对发展融合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道主义的重要举措必将产生巨大效应和前置保障,对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非凡影响。无障碍的平等融合共享会让更多残疾人享有公平而品质、实效而便捷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包容、尊重和多样中彰显出教育的魅力、绽放出人文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