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给每个孩子一个出彩的机会

发稿时间:2018-12-07 15:25:00 来源:当代商报 作者:廖志勇 中国青年网

   “下雪啦,下雪啦……”在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活动汇演上,一群身穿吉祥娃服装的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跑上舞台,用灵动的舞姿展现出初雪降临时欣喜的心情,那“呀呀呀”幼稚的声音深深的震撼着每个观看的人们。

   难以想像,这是由一群来自该校的聋哑学生表演的节目。为此,笔者最近专门访谈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亮忠。

   特教老师自有特殊责任

   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听障、智障及学前康复教育于一体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创办于1997年8月,前身是桂阳县聋哑学校,经过21年的发展,现拥有校园面积20.8亩,教学楼、体能教室、生活区、宿舍楼一应俱全。目前开设了残疾学前教育、小学、初中10个教学班,28名教职员工正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这群特殊的孩子。

   “到我们学校来就读的孩子都是身有残疾的,几乎每个刚来的孩子都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自卑与逆反是最为突出的,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学习知识更显紧迫和重要。”刘亮忠校长这样告诉我们:“特教老师有特殊的责任,我们对孩子们的关爱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在生活的引导中、在创新的教学中、在精神的传承中、在与学生们交流的手语和眼神中,正常学校用的是语言交流,而我们用的是心灵交流,这就是特殊学校的特殊之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润物无声,行胜于言。”

   在运动保健课上孩子们以游戏为主,在学校开设的情景教学超市里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梦想。学校在生活上让孩子尽可能地适应社会,针对个人情况进行系统详细的康复训练,教给他们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

   雷敏,一位坚守在特教战线整整18年的教师,在谈到特教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时,她笑着说:“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需要比普通学校老师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如手语、心理学、康复学和医学等,对待孩子也必须更加耐心和细心。”

   雷老师班上有个叫锐锐的学生有听力障碍,12岁刚进特校时,喜欢逃学、捡垃圾。一年多来,雷老师多次家访,从孩子的家庭环境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等方面深入分析,并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锐锐动手能力强的优点,于是,雷老师开始慢慢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制作和轻便的劳动,还对他的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辅以1对1的心理指导,现在,锐锐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不仅能认真听课还养成了爱劳动讲文明的好习惯,成了班里的好学生。

▲师生共庆端午节。

   创新务实才能创造奇迹

   特校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以及学习方式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和使用特定的技巧;运用康复设备或技术来克服他们因残疾带来的影响,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代币管理”法,是学校今年推行的一种激励教育方式。为此,学生专门设立了情景教学超市,由教务处将激励用代币每周发放给全校教职工随身携带,确保随时能对学生实施激励,代币管理制度彰显着学校的全程教育及全员教育。

   培智班的孩子是最难教的一个班。陈长芬老师给我们介绍:学校提倡“博爱创新,因材施教”的教风,他们把心智障碍儿童,按照患病状况的程度分成ABC三组,程度最差的是C组的孩子,和别人交流以及学习能力都比较弱,为此,带班老师更是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和时间来关心、教育他们。

   班上有一位叫帅帅的同学,因智力障碍患有自闭症,11岁来学校后,不愿进教室。陈老师说,对待这类学生只能以退为进,先用心观察,再通过奖励的方式引起他的兴趣。每次要他进教室,陈老师就奖励他一个代币,到了每周兑换的时候,陈老师就亲自陪伴他去学校超市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又陪着他玩游戏,引导他与别的同学多交流多玩耍,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帅帅现在阳光开朗了很多。

   “看到孩子在学校里能开心的与同学玩耍,以前真的想都不敢想,我特别感谢陈老师,感谢特殊学校。”帅帅的妈妈红着眼睛激动地对我们说。

▲开展阳光运动会。

   传承传统才能传承精神

   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传、帮、带。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学校精神代代传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教学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师生先后32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8人次获省级奖励,62人次获市、县级奖励。学校2016、2017年连续两年评为桂阳县综合治理优良单位,2017年评为桂阳县学校管理绩效考评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狠抓学生的艺术和劳动技能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绘画作品《宋林甫诗》获省一等奖、全国优秀奖;手工制作《小桥流水》获省二等奖;舞蹈《山里娃》获省特教委残疾人艺术文艺汇演三等奖;舞蹈《下雪了》在省教育厅、文化厅、民政厅等部门共同举办的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荣获银奖;舞蹈《古郡烟雨》代表县里参加湖南省文明办举办的“2018年湖南省‘传承红色基因·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演出并在郴州市第二十届中小学艺术节中荣获艺术展节目三等奖。

   2013年入职的欧阳静玲老师是一位肢体残疾人,也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爱上体育,欧阳老师开始了榜样教育。每次上体育课,她都亲自带头跑步,做运动,对体育苗子,重点培养,在大太阳天都陪着他们训练、流汗。

   正是有了这种“传、帮、带”的传统精神,欧阳静玲老师和她的学生珊珊在“湖南省第十届残运会”上摘得了田径、跳远、三级跳三枚金牌和田径200米银牌。

   扶贫育志才能感恩有为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这里的孩子非常可爱,可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不幸与痛苦。来到学校,他们也特别珍惜,教育好他们,不仅可以减少社会与家庭的负担,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会比常人更懂得感恩。

   仁义镇五美村朱和熊,智力二级残障少儿,本人想上学,因父亲肢残、母亲智障,没有接送,学校就组织老师每月接送一次来特校读书。

   方元镇神背村邓棋宣,语言二级残障少儿,因父亲失明,母亲语言障碍,学校决定接收她到学校就读,免去全部生活费。

   方元镇大塘村刘慧月,智力二级残障少儿,父亲是聋哑人,在两年前失踪,母亲是智障人,在两年前改嫁,现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抚养,学校决定免除其在校所有生活费。

   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非常重视特殊教育,今年3月份,带领县直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家专门到特校进行现场办公,四位爱心企业家捐款100万元用于新建学生宿舍,县政府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学生的营养早餐。

   今年,桂阳特校将101名残疾少儿纳入学籍管理,还招聘了8名幼师以上学历的临聘教师,从根本上保证了残疾少儿就读九年义务教育的客观条件。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特校专门压缩了教师办公用房和宿舍,新增三个班级。目前,全校共有学生224人,其中在校就读131人,送教上门93人。

   刘亮忠校长说:“建校21年来,学校发展很快,这是与我们所有桂阳特校人的努力与奋斗分不开的,我们正在努力争创省一流特殊教育学校,我们虽然教育了孩子,但也从孩子们身上感悟了生命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的那样,我们一定不忘初心,尽心尽责,努力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欧阳斌 刘亮忠 廖志勇

原标题:给每个孩子一个出彩的机会
责任编辑:海竹
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