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干湖盆变海 这个男人要为查干诺尔铺上10万亩“红毯”

发稿时间:2018-09-17 17: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综合

  编者按:从北京出发,一路沿着八达岭高速公路向西到张家口,再折向北,便会走上有一条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公路——207国道。在207国道即将抵达锡林浩特市时,道路两边各出现一个大湖。东边的是名气显赫的达里诺尔湖,西边的则是鲜为人知的查干诺尔湖。恐怕很少有人听说过查干诺尔湖,因为它坐落在地广人稀的锡林郭勒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交界之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但在这里却流传着一位草原英雄的故事,他在查干诺尔演绎了一段“干湖盆变海”的传奇。

  小湖是淡水湖,面积是大湖的三分之一。虽然从地图上看并没有很大,但当你走到它面前时将会被它的浩瀚无边震撼。湖水的碧绿同反射出来的天空的蔚蓝和阳光交融成美丽的色调。散步在湖边,深深地呼吸着那潮湿的水气,会恨不得不顾一切地大声喊叫一番!

  在蒙古语里,查干是白色的意思,诺尔就是湖,查干诺尔就是白湖。在湖面上,时不时有水鸟飞过,近处的是赤麻鸭和苍鹭,远处的是大雁,再远一点的那一片白点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

  ▲ 白琵鹭,图片来源于网络

  遥望落日余晖映衬着的湖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语文课本里《滕王阁序》中的诗句,就这样幻化成一副自然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呈现在面前。

  一阵清风吹来,周围的草随之铺开,突然跑来了几只小牛站在湖中喝水。感受着这一切,人仿佛都变成了没有烦恼的孩子,彻底投入了大自然的环抱中。

  ▲ 小牛在湖中

  干湖盆变碱蓬海 查干诺尔变形记

  这位草原英雄叫做郑柏裕,40年前,21岁的他来到查干诺尔插队,一呆就是13年,查干诺尔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上了年纪的郑柏裕外表平易近人,说话和气有耐心,但内心却有股倔劲儿,正是这份劲头让他一直在坚持着这场伟大的壮举。

  ▲ 郑柏裕身着蒙古服装

  1981年,郑柏裕回到北京工作,但他依然牵挂着查干诺尔,经常回去看看。但每回去一次,他的心情就会沉重一次:在全球变暖的进程中,查干诺尔越来越干旱。天堂查干诺尔如今好似地狱。郑柏裕曾经泛舟湖上,8米多的竹竿竟然够不到湖底。但如今注入查干诺尔湖的高格斯太河经常断流,大查干诺尔湖已经不再有水,而变成了干湖盆。干涸的湖底白茫茫一片,全是盐碱粉尘,大风一刮,地上像下了霜一样,造成草场严重退化。

  ▲ 一望无际的干湖盆

  ▲ 这不是雪,全是碱面儿!

  对此郑柏裕想过许多办法,但却屡屡失败,可他从未放弃。在无数的错误与挫折过后,终于,他发现了解决的办法——种植碱蓬。碱蓬是盐碱土壤的先锋植物,把它种植在盐碱地中可以逐渐降低土地的PH值,从而生长出新的替代植物。

  ▲ 走在盐碱地上踩得满脚都是泥

  最近,郑柏裕带着女儿一起,重新踏上了查干诺尔之旅。前往碱蓬地的一路颇为惊险,他们的三辆越野车有两辆都陷进了泥里。当地老乡一脸犯愁,而他们却特别开心,一切都觉得很新鲜,还在泥地里花样拍照。

  过了没一会儿,一辆皮卡用拖车绳把陷进泥中的车子拯救了出来,继续向碱蓬地进发,很快,眼前的景色便从荒漠的黄白色变成一大片红色。下车后郑柏裕向红海走去,大声呼唤着:“大伙儿快来,这就是我们种的碱蓬,这会儿正合适,都变成红色了!”他们站在这片红海中惊叹得说不出话:10公里长、4公里宽的查干诺尔干湖盆上种得满满的都是碱蓬。郑柏裕介绍说,通常碱蓬是绿色的,只有到了9月这会儿,碱蓬植株上长满了种子,才会变成红色。

  ▼ 变红碱蓬 ▼

  没有种碱蓬前,查干诺尔干湖盆是一片白茫茫的没有任何生命的死寂世界。从2009年郑柏裕带领大家种植碱蓬以来,9年的时间过去了,碱蓬地有效地拦阻了沙土及碱尘,最令人欣慰的是,大面积的碱蓬出现以后,干湖盆的生态发生了变化,盐碱度降低,次成植物开始生长(如碱茅、赖草、碱蒿、芦苇等),这令郑柏裕兴奋不已。目前,郑柏裕已在干涸的查干诺尔盐碱地上成功种植了6万亩碱蓬,大约还有4万亩地没有被碱蓬覆盖,他的目标是在未来4年的时间内将其全部绿化。

  “快来,我们一起在这拍个照!”郑柏裕呼唤着女儿。女儿小时候也常跟爸爸来内蒙,见证了郑柏裕这些年的艰辛。如今这父女俩站在这丰收的碱蓬红海中,笑得格外甜。对于郑柏裕而言,身旁的女儿和身后的碱蓬地便是他最大的骄傲。

  ▲ 郑柏裕携女儿“走红毯”

  蒙古包、龙门客栈和银河护卫队

  郑柏裕在治理查干诺尔干湖盆的这十几年,身边一直有一位陪伴他的搭档,他叫阿生,是查干诺尔当地的牧民,也是一位志愿者。

  ▲ 郑柏裕的搭档——阿生

  阿生的家住在大草原上,政府补贴他建起了大房子和牛棚。阿生每年都帮助郑柏裕联络当地政府并监查碱蓬地的情况。在他家房子不远处,是治理中心的大本营和活动基地。这里有一排蒙古包,是专供参观者或志愿者居住的,其中的一个包属于郑柏裕。

  ▲ 大草原上阿生的家

  当年“上山下乡”,有些人去到的地方很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重活;相比于他们,郑柏裕去到的内蒙古却是风光壮美、奶香肉足。有人会说这帮知青的“忆苦思甜”只剩下思甜了,但谁又能知道他们当年12个人和老乡们挤在一个小蒙古包的窘境。郑柏裕说,刚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且不说被草原蚊子叮咬得极为猛烈,每天晚上虱子都会大批大批地爬进他的领口和被子里。

  ▲ 北京知青在蒙古包前合影,后排右一为郑柏裕

  如今,走进郑柏裕的蒙古包,一股恬静素雅的温馨之感迎面而来。包内虽不大,但五脏俱全,床、沙发、书桌、书架、电视全部都有,甚至还有卫生间和淋浴房。书架上堆着满满的全是书,大部分都是关于生态环境、资源生物和气候变化的书籍。一到夏天,郑柏裕便会住到这里,研究治理的方案,筹备种植资金。

  ▲ 蒙古包内的书架

  ▲ 郑柏裕的书桌

  ▲ 书桌上摆放着荣誉证书及郑柏裕的著作

  离查干诺尔湖不远的查干诺尔镇,规模甚小,只有一条很短的街道。一家“龙门客栈”小旅店、三家餐馆、一个加油站、一个小便利店,便是全部了。

  每天清晨起床后,郑柏裕一行便会到龙门客栈的对面——大草原茶馆享用早餐。

  ▲ 大草原茶馆门前

  蒙古早茶在蒙古族看来,是一天当中最为重要的时刻,甚至能决定一天的心情。在蒙古人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清晨起来,他们会先煮上一锅咸奶茶,供全家人喝一天。

  在大草原茶馆喝的早茶内容十分丰富,是用砖茶、干肉、奶食和粮食混合制作的“茶火锅”。与这茶火锅相伴的还有炒米、炸油果、奶皮子和奶豆腐。一顿早饭吃下来,营养丰富,成分齐全,人身体中的凉意也被完全祛除。

  查干诺尔最美的时刻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当夜幕袭来,繁星乍现。亮丽的银河,肉眼可见,横跨天际。郑柏裕几个人将车子开到距离镇子不远的小路上,远离光源,围坐在一起守护着漫天的星空。

  银河在天空中缓缓地移动,盯着天空看一会,就会发现有流星划过。清晰明朗的北斗七星照耀着北方最明亮的天空,仿佛每颗星星都触手可及,在这黑色的幕布下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此时旷野上的风、青草和牛粪味形成了一场盛宴,时间仿佛凝固住了,心灵在这星空下变得透明纯净。

  火山泉水、花园沙漠和世外桃源

  在查干诺尔的这几天,郑柏裕去了很多当年他们知青总会去的地方。一处便是奥龙宝力格,在蒙古语中,奥龙是多的意思,宝力格就是泉水,奥龙宝力格就是有很多泉水的地方,这里拥有锡林郭勒草原著名的火山泉。

  从阿巴嘎旗沿东南方向出发,60公里处便可抵达奥龙宝力格,这一路风景甚为壮观。其中还有一段涉水公路,越野车行驶其中格外拉风。

  ▲ 这里少见路标,此地却提示前方涉水路面

  涉水路段结束后再拐一个小弯儿,就来到了阿巴嘎熔岩台地的南坡下。阿巴嘎熔岩台地形成于300万年以前,由多次喷发的火山堆积而成。奥龙宝力格便在在熔岩台下,它在火山群形成不久后出现。

  ▲ 高山加水站

  郑柏裕介绍说,自己年轻那会儿这里最大的泉眼有碗口粗,喷出地表约半米。但近些年由于天气干旱,水量已经明显减小,不过当地老乡们还是会经常过来打水。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这边的自来水PH值偏高,即便烧开了喝也是咸的。但这火山泉水不一样,捧起一口尝了下,真是清凉甜爽、沁人心脾,并且富含矿物质,郑柏裕夏天在这边治沙时也常常过来打水回去煮茶喝。

  ▲ 郑柏裕和阿生在用塑料桶打水

  离开这片火山泉水地,郑柏裕一行又向“沙漠花园”驶去。哈日乌苏是一大片湿地,它更像是绿洲,因为它的四周都是荒漠。它身处浑善达克沙地中,位于锡林郭勒盟国家湿地保护区内。郑柏裕介绍,浑善达克沙地的景观非常有特点,因为沙地本身是沙漠绿洲景观,其中有的地方好似江南水乡,有的地方像西部荒漠,有的地方又像非洲疏林。

  哈日乌苏很有些塞外江南之感,车子在沙地中行驶不一会而,这片绿洲便展现在眼前。牛马在弯弯的河流中休憩,远处的芦苇丛中几只野生天鹅在正缓缓游荡,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

  ▲ 远处正有天鹅游过

  据郑柏裕说,这里曾经试图搞旅游,建起了一些不伦不类的设施,扰乱了这片清静之地。不过这两年锡盟政府规定,保护区内不允许建旅游设施,已经建起的需要拆除,令保护区恢复原貌。

  接近傍晚时分,郑柏裕来到了乌里雅斯太。在路上,郑柏裕回忆了他第一次看到这里时的情景。1973年,他听当地老乡说高格斯太河流域中有一处叫乌里雅斯太的地方景色特别美丽,于是他决定骑马前往。骑马在沙窝子里走了许久,太阳都要下山了,他当时疲倦又劳累。这时候景色突然一变,沙地就像裂开了一半,出现了一条大沙沟,沙沟里一条银带似的河流蜿蜒曲折地静静流淌着。河呈南北走向,西边的沙丘上有很多榆树,东岸则是沙地柏,沙丘如同绿色的波浪。

  ▲ 乌里雅斯太航拍

  来源:小艾玛的游乐园

  文 / Emma
  图+视频/ 凉老师

责任编辑:海竹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