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奏响职教改革创新"三部曲"

发稿时间:2017-05-24 10:21:43 来源: 重庆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国家队队员周冰及作品

学生蒙眼秀刀工

  在南岸五公里,有着这样一所学校,她的面积不大,没有高大上的大楼,没有气派的操场。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小校园,却书写了很多教育传奇。

  这是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她是全市13所技师学院之一、首批创建市级“示范校”之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也是市内首批15所“五年制”中高职连读试点中职校之一;教职工中名师大师汇集,有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和中国服务大师9名,国家级考评员1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市管专家2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高级技师26名,“双师型”教师56名;该校毕业生就业安置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塑好“德育根”

  动静结合 奠基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

  “这个学校不仅专业厉害,老师也特别尽心,对每个娃娃都认真负责!”提起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丰都市民王小梅满口赞誉。

  其实,在两年前送孩子来这里时,王小梅可没这么乐观。孩子自小性格调皮,厌学逃学,还一度被学校劝退。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将孩子送到了这里。

  令王小梅想不到的是,进校没多久,孩子不仅习惯上发生了变化,还组织舞蹈表演获得校级文艺表演一等奖,也会打电话关心父母。去年还顺利入伍当了兵。“我儿子就像完全变了个人!”看着自信阳光的儿子,王小梅的心结终于打开了。

  就像一颗失落的珍珠,被精心打磨后重放光芒一样,这样的完美蜕变在该校并不少见。

  浇树先浇根,育人先育心。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技艺为要、市场为本、品牌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志、立德、立言、立信”的职业操守,通过德育活动创新,既让学生在“静”中沉淀,又在“动”中拓展。

  例如创办校园刊物《丝语心声》,让学生通过文字沉淀心灵,内省成长。学校结合雷锋月、中国梦等主题或纪念日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同时还开辟德育实践岗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长起来。

  就像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不同养分来浸润,学校还成立话剧社、吉他社等10个社团,举办大型文艺盛会、体育活动、篮球联赛、田径运动会等,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搭建成才的第二舞台。此外,学校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举办讲座介绍经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协调沟通能力。

  德育的渗透既是潜移默化的,却又如此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学生身上。近年来,该校在市商务委系统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文艺节目《不朽的丰碑》、《五月的鲜花》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得到社会好评。孩子们出众的综合素质也助力他们在就业上抢占先机。

  筑牢“质量线”

  小中见大 在成就自我中积极引领示范

  学生技能大赛是检验学校办学成果,展示职业学校广大师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方面,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曾凡楷获得第四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中心赛餐厅服务项目学生组一等奖;丁玲玲获得中国大能手糕点制作全国比赛三等奖……目前,学生参加市、区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8人次,有2名同学获得“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非常感谢学校的培养,让我们掌握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2015年国际青年学生烹饪邀请赛三等奖的夏常康回忆,刚刚到学校的时候非常迷茫,对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没有目标。后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把心思放到专业基本功的锻炼上,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有了如此好成绩。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在学校看来,为社会培养出综合实力过硬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学校不断改革创新,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为推手,开设了“现代学徒制”吴万里和胡晓华烹饪大师冠名班、企业订单班“顶新班”,实现学校教育、企业发展互惠互利,共促发展的双赢局面。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企业实践,全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有职工134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15人,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100%;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中国服务大师、国家级评委等共计15名,全国酒家酒店注册评审员2名,烹饪和酒店管理类国家级考评员13名,教师队伍实力雄厚。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有大小之分。小生命,在于学校提高育人质量;大生命,在于辐射社会,协同共进。

  学校在努力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创建市级示范校契机,先后编制了重庆市地方标准21个,起草了2个企业标准,为重庆餐饮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了一些行业规范。对彭水职教中心、三峡技校等兄弟院校提供了对口援建和指导,充分彰显了品牌老校的责任和担当。

  把准“市场脉”

  老树发新芽 和市场发展“同频共振”

  “我要把全家便利店带回重庆,让重庆人民也能感受到全家人的热情服务。”这是学校顶新班毕业生杜志鱼的职业目标。

  杜志鱼是该校众多毕业生中的一个,中考落榜后来到这里学习。在实习期间因为表现突出被升为店长,毕业后又成为9家店的大店长,创造了从中考落榜生到9家店大店长的美谈。

  不少企业反馈,该校学生专业扎实,综合素质强,能很快胜任工作。据了解,近年来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8%,稳定率95%,企业满意度95%。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校常年保持着高水准的就业?

  学校校长余朝洪的话引人深思:“职业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一定要坚持围绕市场办职教,才能真正彰显职教作用。”

  与市场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使这所具有近4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持续焕发生机。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以专业建设为例,学校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酒店管理等拳头专业优势上,又根据市场需求和办学特色新增会展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茶艺、火锅和铁路服务等专业,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当然,学校并不仅是简单地增设几个专业,还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构建“校企双元、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并且与金科大酒店、时代金源大饭店、维景大酒店、五洲大酒店5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荣誉代表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如今,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专、特、精”的内涵式、品牌化发展道路,努力将学校建成学校形象好、师生素质高、专业特色响、行业影响强的商贸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链接>>>

  回馈社会筑和谐 勇担责任开新篇

  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勇担重责。

  学校积极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大力开展相应工种的高级技师、技师与高级技工的对外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是市人力社保局指定的重庆市事业机关工勤人员考工晋级培训考核定点单位、全国“家政工程”定点培训机构、重庆武警总队烹饪专业军地两用人才定点培训机构、南岸区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单位、火锅人才培训基地等,每年短期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数在4000人以上,受到多方好评。

  何霜 图片由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千帆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