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流动岗位"为人才开设"双向车道"

发稿时间:2017-05-24 08:44:30 来源: 黑龙江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吝投入保障人才,让各类人才毫无羁绊地充分涌流,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动力澎湃的发展之春

  □常春晖

  不拘一格降人才,黑龙江再次做出崭新注脚。我省近日再推人才新政,允许高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当老师,并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新聘工程类教师向企业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这一举措,不仅对我省解决“创新人才偏少”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对于打破不同领域人才流动“坚冰”、盘活各类人才资源、增强人才队伍活力也将释放出巨大推动效应。

  人才人才,贵在人尽其才。充分释放人才政策效应,深挖人才发展潜力,必须赋予用人主体充分自主权。以往我们为人才事业发展制定了不少条条框框,表面看面面俱到,实际上往往求全责备,束缚了人才手脚。曾几何时,“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自嘲,是不少黑龙江科研人才的写照。大学、大厂、大所众多的黑龙江,有着深厚的人才和技术积累,但由于过去限制多、管得死,很多科技成果没能在市场“催熟”,反而年复一年“沉睡”在实验室里。在现行体制管理中,高校与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身份、编制等体制性障碍,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才合理流动的羁绊,其直接影响是,一方面,许多企业优秀人才难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部分具有和掌握一定科技能力、科研成果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压抑了到市场一展拳脚的尝试。事实上,很多高校和企业都聚集了一大批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深挖这些富矿,需要我们的思想再解放一些,政策再放活一些。

  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等不是人才的根本属性,如今却成为人才事业发展必须各个击破的“纸枷锁”。近年来,我省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上真刀真枪,在放权松绑上大刀阔斧、刀刃向内,承诺践诺、言出必行,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于破立之间重塑了社会各界对黑龙江吸引人才、爱惜人才、重用人才的认知,吸引了大量人才望旆来归。如果说我省去年出台的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入股、领办创办企业、兼职或离岗创业等政策,打通了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向市场流通的渠道,那么近日出台的支持高校向企业选才的新政,就建立了企业向高校流转的“双向车道”。这是人才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沿着这个突破口不断深入,推动社会各界不同领域人才流动成为一种新常态,才能激活整个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柔性流动”坚持以用为本,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加不拘一格的政策创新,打通了体制内外人才流动的“双向车道”,是人才体制改革的崭新尝试。转型发展的龙江,求贤若渴、惜才爱才;振兴发展的龙江,海纳百川、五湖四海。政策上的“再上层楼”,呼吁落实上的“持续加压”。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吝投入保障人才,让各类人才毫无羁绊地充分涌流,我们才能迎来一个动力澎湃的发展之春。

责任编辑:千帆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