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铭
陈兴铭是中国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原主任,涉嫌挪用公款,他名列“红通”名单第十八位、外逃人员藏匿名单第五位。《新西兰先驱报》称,中国公布的陈兴铭藏匿地址位于奥克兰半月湾指南针点路,但该报的调查显示,他不住在那个区域。有奥克兰居民提供信息称,陈兴铭近期住在奥克兰郊外的富人区。陈兴铭住宅附近的居民认出他的照片,并指认了他的房子。不过陈兴铭现已不在这所房子中。
2016年1月1日,外逃6年的“百名红通”10号嫌犯裴健强归案。
类似的“朝阳群众”不仅在国外,也在国内。在警方2015年的摸排工作中,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裴健强在非洲西部国家几内亚。北京市追逃办、市区检察院经研判核实,确定裴健强藏身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经营一家洗浴中心,有涉黑背景。
经过外交部、公安部、我国驻几内亚大使馆等多部门的全力合作,2015年12月25日,裴健强被几内亚警方抓获归案,12月30日其被移交给中方追逃小组押解回国。
“朝阳群众”之四:公司高管
据中纪委官方网站消息,北京市追逃办缉捕“百名红通人员”孙新纪实显示,追逃小组主动出击寻找嫌疑人行踪。
2015年5月下旬,就在追逃陷入僵局时,柬埔寨一家公司负责人称前两个月曾招聘过一名会计,姓名正是孙新的化名“王松”。而孙新外逃前就曾从事出纳工作,这一职位也与他的专业技能十分匹配。
在获悉这一重要消息后,追逃小组的同志们马上与公司华人主管取得联系,并请负责人到追逃小组驻地辨认嫌疑人照片。
2015年6月8日,孙新被押解回国。
“清楚地记得,当时屋外下着倾盆大雨。”对辨认当天的情景,追逃小组一位成员记忆犹新,“通过辨认照片,我们确认‘王松’正是嫌疑人孙新,招聘负责人的电话也正是此前排查孙新通话记录时发现的一个号码。”
通过做工作,负责人答应配合专案组的工作。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当天晚上趁着夜色,中方与柬方执法部门联合出击,前往抓捕现场,当柬方执法人员和专案组成员突然出现在孙新面前时,他感到十分诧异。
“红通”追逃 侨界显神通
今年4月27日,中央追逃办首次发布“百名红通”在逃人员藏匿线索。公告也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在逃人员线索,积极举报新逃人员;呼吁广大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认清这些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让他们无处藏身;呼吁有关国家支持中国反腐败行动;并正告在逃涉嫌犯罪人员尽快回国投案自首。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藏匿线索的公开,将国内外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为追逃追赃工作再“加码”。
针对动员全社会共同追击“红通”人员,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指出,中国的追逃追赃工作不仅需要国内努力,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
泰国泰中法学会会长刘华源也曾指出,中国的国际追逃不仅要注重官方外交渠道的力量,也可以更多地发挥民间的力量。
如今,中国加强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双边、多边协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反腐败执法合作机制。
正如中新网文章所说,高调奢华也好、低调隐身也罢,随着中国反贪追逃力度加大,也随着海外主流社会与华人社会的支持追逃力度提升,贪官们的“外逃梦”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终将难逃被追缉的命运。
陈兴铭外逃新西兰 当地“朝阳群众”指认其住所
“新西兰 朝阳群众 发力了”,中国中央追逃办上月底公布仍然在逃的60名“百名红通人员”中的22名外逃人员藏匿线索后,引发新西兰媒体和民众迅速行动。《新西兰先驱报》4日称,有新西兰热心民众提供了外逃贪官陈兴铭的住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