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笔墨凝真情 劳动最光荣

发稿时间:2017-05-01 02:05:43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青年网

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徐特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并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即以为广大劳苦人民谋福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留存至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书信中,我们能读到许多关于劳动的文字,重温这些平实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其澎湃的力量。

  对劳动者应各方从宽,以济贫困

  亲爱的母亲:

  儿为了无产阶级及中华民族的解放,终身献于革命事业,家中事务难能分身照顾,一切负(付)托家兄照看。玉凤、玉根请多加教育培养成人,供(贡)献社会。其母亲应耐心学习,等时局好转应慢慢走入社会工作。家母亲要多加保养,强健身体,一切事情应负(付)与年轻者来管理,不可操劳过度,损害健康。对邻居要和睦,对劳动者应各方从宽,以济贫困。

  敬祝

  你的健康

  男 序书

  ■说明

  这是1940年6月史钦琛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括号前的字是原信中的错别字,括号中的字是改正后的字。难以想象的是,这封平实的家书,竟是史钦琛牺牲前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

  史钦琛是谁?与那个时代所有为革命捐躯的烈士一样,在这个读者感到陌生的名字背后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史钦琛又名史序书,1912年出生于河北成安的一个富裕家庭,1935年在北平辅仁大学念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的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走上街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要求各党派联合起来抗日救国,史称“一二·九运动”。史钦琛积极参与其中,遭到国民党当局的仇视,1936年1月,史钦琛被捕,敌人试图用酷刑逼迫他供出领导学生运动的党组织,他毫不畏惧、决不屈服,八个月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史钦琛出狱。“七七事变”发生后,史钦琛辗转来到济南,1938年在山东堂邑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这支部队在八路军的序列中经历了多次改编,1940年5月,它与另一支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八旅,史钦琛被任命为二十二团政治委员。一个月后,史钦琛带领该团二营到今莘县耿楼村进行反“扫荡”斗争时,与敌人遭遇,史钦琛沉着指挥我军士兵迎战,据一篇回忆文章称,史钦琛在敌军将要进入村子前,高呼:“今天我们坚决要将敌人打退,如果敌人能进到村里来,就是我们最大的耻辱。在前线牺牲是光荣的!”可叹的是,由于寡不敌众,这场战斗最终还是失败了,史钦琛也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

  当了解到史钦琛的故事后,再看这封家书,我们能读出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这封简短的家书,没有一句废话,对于自己系念的人,史钦琛都一一叮嘱:对于自己的孩子玉凤、玉根,寄望他们长大后贡献社会;对于自己的妻子,寄望她自食其力;对于自己的母亲,寄望她注意身体,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叮嘱母亲多多帮助劳苦大众,既然自己或许无法再为劳苦大众谋福祉了,那么就让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吧。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是应当的

  良俊侄:

  你在旧历三月十八日给我和良灏的信早收到了。我把你这封努力生产的信,要良泽、良灏、良羽和良翚都看过,三婶母也看了,他们都认为你对农业生产很认真,种麦种菜,养鸡养鸭,拾粪挖草,施肥播种都有成绩,都很称赞你。特别是你愿意自己劳动,辞谢人民政府对你家拨工优待,这是新的好的表现。人民革命的胜利,就是要使劳动人民不受剥削,能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地主的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不再出地租,而获得自由处理自己在分得的土地上劳动所得的果实……我们工人农民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劳动得愈好,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愈顺利。在人民革命胜利开始,有些人还想不劳而食,甚至不劳的人想比劳动的人享受得更好些,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想法。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是应当的。我们大家称赞你愿意自己劳动,不受别人的帮工就是这个意思。虽然你家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你一家人吃,生活还苦一点,但你只要努力增产,你家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努力增产,生活可能逐渐改好的。

  ……

  我在报上看了几件事,对于你们住在农村劳动的人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我留下来寄给你们看。有两个是农村小学的模范教师,有一位是从抗美援朝前线负伤回家耕田又成为农村的劳动模范。你们看了后可转给周胜塆王述周看看。王述周是一个想不劳动或少劳动而享受较好的人,使他看看这些不怕辛苦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事例,对他可能有点帮助。我已开始恢复部分工作,但你婶母还在医院治病。其余的人都好。

  你母亲好!

  你家中人都好!

  必武

  五月十三日

  ■说明

  这是1952年5月13日董必武写给务农的堂侄董良俊的一封信,其时董必武为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信中提到的良泽、良灏分别是董必武的侄女、侄子,良羽、良翚分别是董必武的儿子、女儿,“三婶母”即董必武夫人何连芝。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土地改革,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意义不仅在于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由佃农转变为自耕农,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在于它解放与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董必武在这封家书中是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谈劳动的意义,而不是局限在劳动对个人生存的意义上,他铿锵有力地驳斥了不愿劳动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在这封信的最后,董必武提到将一些劳动模范的事迹转给周胜塆的王述周看,王述周是董必武的远房亲戚,可见董必武也强调以正面典型引导思想落后的亲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自己的困难放在第二位,劳动群众集体的困难放在第一位

  守珍吾儿:

  九月二十日信收到。你虽然政治水平很低,但文化还比一班劳动者高。政治不在口里能说大道理,而在能和劳动群众站在一起,自己的困难放在第二位,劳动群众集体的困难放在第一位,还要注意国家在建设时期的困难。你们两夫妇只要做到不失业,或者失业是暂时的,也必然是暂时的,也就没有难解决的困难,你们比之有儿女之累的困难较少。

  你的来信只谈到学习一方面,要我给你以指示。我以为学习不单只靠课本,你能看报纸,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报纸上不独有报道,还有理论分析,且有策略路线。而政治方面主要的是政治行动,行动不脱离劳动者,以劳动为光荣,不以口头上的夸夸其谈的政治空论,表示自己有文化程度,而以较劳动者较高的文化帮助他们,则你还是我的好女儿,我也觉得不愧。望牢记为是!

  父 特立

  九月廿六

  ■说明

  这是1951年9月26日徐特立写给女儿徐守珍的一封信。隐藏在这封信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其时徐特立已经七十四岁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中,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守珍又名徐静涵,是徐特立的大女儿,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与父亲失去联系,此后竟有二十二年的时间,父女之间不通音讯,徐特立一度以为自己的大女儿已经不在人世了,1949年7月间,徐特立收到了徐守珍的来信,这才知道她不仅还在人世,并且已经成婚,夫妇两人在上海生活,8月间,徐特立回信给徐守珍,向她介绍家人的情况,盼望她将这二十多年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更详细地写给他。

  这封1951年写给徐守珍的信,主要教育徐守珍夫妇要和劳动群众站在一起,将劳动群众的困难放在自己的困难前,优先予以考虑与解决,切不可因为文化上的优势,而漠视劳动群众,相反要利用这一优势帮助劳动群众。这一理念在1953年9月徐特立写给徐守珍的信中得到了再一次的强调,此时失业的徐守珍夫妇已找到了新的工作,徐特立希望他们努力工作,关心其他事业的人,“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谆谆教诲,包含的是浓浓亲情,教人热爱劳动关心群众正是出身贫苦的徐特立一贯的思想。(陈彧之 整理)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