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愈墓神道石刻。金陵晚报记者 段仁虎 摄
“老南京”版带你探寻南京的明代功臣墓。前几期,记者探访了位于紫金山北麓的将近十座明功臣墓。除了紫金山北麓,南京的明代功臣墓还集中在中央门外、中华门外等处。这些地方的明功臣墓又是什么样子呢?记者再带你去看看。
故宫摔碎的瓷器来自功臣墓
“中央门外的明功臣墓,目前已经发现的主要是蕲国公康茂才墓和东胜侯汪兴祖墓。”对于明代功臣墓颇有研究的石刻文物爱好者张文进介绍,明洪武三年,康茂才在陕西汉中因战伤而死,遗体运回南京,朱元璋将其赐葬“钟山乡幕府山”,也就是现在的安怀村。康茂才墓神道石刻比较完整,于1974年进行考古发掘。2000年,康茂才墓石刻整体搬迁到白马石刻公园。
除了康茂才墓,葬在幕府山一带的明功臣,还有东胜侯汪兴祖墓。此墓位于中央门外张家洼,于1970年进行考古发掘。此墓出土物较丰富,除了墓志,还有瓷器、玉带饰、金银器等,墓中一副镶金托云纹玉带极其珍贵,使人叹为观止。2011年,故宫收藏的汪兴祖墓出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不慎被工作人员摔坏,曾经引起广泛关注。
邓愈墓占据半座山
葬于中华门外的明代功臣,数量则相对多一些,“主要集中在雨花台一带,这里是明代非常重要的一个高级官员、将领的葬地!”张文进介绍,目前通过文物考证和考古发掘,可以确认的葬于中华门外的明功臣有:宁河王邓愈、虢国公俞通海、南安侯俞通源、巂国公俞通渊、陕国公郭兴、郓国公宋晟、镇国将军李杰等。
其中,还有一些功臣,史料记载其墓地位于“聚宝门外十五里”(聚宝门即中华门),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墓址,如越国公胡大海墓。
宁河王邓愈墓是“中华门外”明功臣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以邓愈墓为中心,建起了邓府山石刻艺术园,园内还有福清公主墓、周瑄墓、毛胜墓石羊、六朝墓门等古迹。
记者来到位于雨花南路的邓府山石刻艺术园,山下是复建的“山高水长”牌坊,旁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愈墓”的文保碑。拾级而上,半山腰是邓愈墓神道碑,碑额正中用篆书写“大明敕赐宁河武顺王神道碑”12个大字。神道碑后还有台阶,走上山顶,可以看到,神道两侧共有石马、马夫、石羊、石虎、石文臣、石武将六对十二件神道石刻。
邓愈墓的石桥华表已散失
石刻后面,是邓愈墓墓冢,前有方形石祭台,上刻“山高水长”四字,后面是清光绪年间,由邓愈后裔立的墓碑。
张文进告诉记者,邓愈和徐达、李文忠等一样,都是生前为国公,死后封王,其墓葬按照《明会典》中“功臣殁后封王”的标准营建,规格非常高。与众不同的是,邓愈墓的石马和马夫,是分开雕刻的。而徐达、常遇春等人神道石刻中的石马、马夫则是雕刻在一起的。邓愈墓单独雕刻马夫的做法,非常罕见,只有同在雨花台区的浡泥国王墓采用了这种雕刻方法。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朱偰先生考察邓愈墓后,在《金陵古迹图考》 中记录,此墓还有“华表一对”、“石桥一道”,邓愈墓冢两侧,还各有两座家人后裔的墓葬,五座墓冢一字排开。此外,当时邓愈后裔十余户就住在附近,看守坟墓。
和朱偰的记录相比,如今的邓愈墓已经找不到华表和石桥,五座墓也只剩下邓愈一座了。“这些石刻的位置也不是原始位置。”张文进介绍,因为修路的需要,邓愈墓神道碑和石像生都进行过搬迁。
地铁轨道旁的明代古碑
离开邓府山石刻园,右拐,就是雨花西路,“雨花西路上也有明代功臣墓,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张文进所说的,是明代开国功臣、郓国公宋晟墓。他和父亲宋朝用葬在一起,但现在只剩下两座神道碑了。
在雨花西路的南京市雨花医院门口,记者看到,这里并排立着两座古碑,朝向西面。旁边文保碑上写着“宋晟墓”。
据介绍,宋晟早年就跟随父亲和兄长参加红巾军,为朱元璋打江山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明永乐五年,宋晟去世后,被明成祖朱棣追封为郓国公。朱棣对宋晟非常看重,宋晟的两个儿子宋琥、宋瑛后来都娶了公主,成为驸马。宋晟的父亲宋朝用早年在明朝开国战争中也立有功勋。
史料记载,宋晟和父亲宋朝用葬在一起,葬地为中华门外能仁里郎宅山西麓。
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偰探访时,宋晟和宋朝用墓就只剩下两座神道碑,其他的神道石刻都已经不存。后来,宋氏父子的神道碑还进行过迁移和修复。
张文进给记者提供了一张老照片,半个多世纪前,宋氏父子墓神道碑附近,还都是农田、茅舍,一派田园风光。如今,这一带早已经成为闹市区,两座明代古碑隐藏在地铁高架旁的高楼之中,毫无违和感,却让人有时空交错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