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莎莎)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旬阳县农机局联合县农技中心,采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模式,不断完善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确保水稻丰产丰收。目前,该项技术推广成功并受到群众普遍认可。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是指在育秧、移栽、田管、收割、脱离、烘干等环节全面实现机械化,水稻机械化育秧是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及关键环节。旬阳县以“规范指导建设一个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带动一个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依托,主要引进久保田水稻育秧播种机,该机械育秧播种一次可以完成床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四项作业,每小时可连续完成高达800个秧盘。它不仅速度快、节省种子、节省人工,而且质量好。
机械化水稻育秧与过去传统人工育秧在产量、质量、投劳、田管、效益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对比。其一,机械化育秧实现育秧与移栽无缝结对。机械化育秧是流水生产线,生产效率高、作业质量好,可避免传统育秧出现的田等苗或苗等田现象,实现了育秧、泡田、移栽的无缝结对。其二,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秧块标准,适合机械栽插。机械化育秧可一次性完成育秧流程,速度是手工育秧的10倍以上。播种均匀,出苗整体,不易发生病虫害,有利于田间管理,成苗时间比传统育秧提早3至5天。其三,节约成本,增加产量。由于育苗期农药用量低或不用农药,育出的秧苗素质高,种植后长势好,促进产量增加。机械化育秧播种密度高,秧龄短,易于集约化管理。
“这个机械买得好,买得值!用这种机械育秧从育秧到插秧,大概每亩200块钱就能完成,如果用人工的话,大概每亩需要300多块钱才能完成,人工费每亩就省了100多块钱,而且现在劳力也不好请。通过机械化育秧移栽,省劳省时省种,便于管理,而且产量又稳定,质量又好。”旬阳隆科生态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修龙说。
几年来,通过新型适用机械的引进、技术指导、示范推广、科技培训等,该县水稻种植的主产区、示范区在种植、生产、加工、烘干等环节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水平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