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用生态文明建设领跑转型发展之路

发稿时间:2017-04-07 08:21:55 来源: 新华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万亩桃园

一干河休闲风光带

暨阳湖公园

沙洲湖美景

  从1996年成为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起,张家港就一直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列。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荣誉,见证了张家港走出的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互融并进的发展道路。

  探寻张家港生态文明建设一路领先的奥妙不难发现,一套倒逼干部重视生态建设的制度,一个“无中生有”添加生态美景的创意,一条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是张家港这个“生态样本”的关键核心。

  细化顶层设计

  倒逼干部紧抓生态绩效

  制度保障一直是张家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张家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不断强化生态制度保障,切实提升绿色行政能力。

  干部政绩考核,“生态分”比重越来越高;干部能不能提拔,要看“生态成绩单”。早在2013年,张家港就推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制度,在全省开了先河。这个办法将生态环保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做到“既考GDP,又考COD(化学需氧量)”。

  “总分1000分的绩效考核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从最初的150分已经提高至现在的350分,今年可能还要增加。”张家港“绩效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目标任务完成得不好,扣分;任务之外有亮点,加分。考核结果将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

  “冶金工业园经济总量占张家港的三分之一,在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中,是多年的‘老先进’,但现在园区领导班子压力很大。”冶金园党工委书记、锦丰镇党委书记常征说,过去也强调生态建设,但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落实情况看各单位自觉。如今,生态建设指标具体化、考核刚性化,就得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张家港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领导干部决策的每一个环节。

  2014年底,张家港又出台《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办法(试行)》,对相关领导履职情况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对发生破坏生态红线、造成恶性环境事件等情况的“一票否决”。审计结果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同样也作为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推进生态建设必须优化制度设计,将其纳入政绩考核。”张家港环保局局长严亚明说,有了这根“指挥棒”,可以从制度上倒逼干部切实履行生态建设职责。

  从编制完成国内首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到出台各个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计划,再到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十大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充分体现在张家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等各领域。

  目前,张家港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科学决策、市场运作、考核审计、公众参与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释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

  创意招数频出

  人造美景为城市添“绿肺”

  阳春三月,沙洲湖畔桃红柳绿,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在湖边漫步,不时有孩子嬉戏着跑开……这一幕张家港街头的寻常景象,却让许多“大城市”的市民羡慕不已。“城市干净环境好,生态景色随处可见”,这是很多游客对张家港的印象。

  “张家港虽然处在江南水乡,但自然禀赋和资源却不及周边城市。”张家港环保局副局长秦国平介绍,在张家港的城市建设中,有不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神来之笔”。

  早在1995年,张家港人整治市区环境,一块废弃窑洼地摇身一变成了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如今已是港城百姓茶余饭后都爱逛的城市后花园;2001年,利用修建沿江高速公路的契机,集中取土开挖建成暨阳湖,利用最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把自然引入城市,契合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成为市区36平方公里内主要的“海绵体”;香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山体南侧一个采石形成的宕口被开挖成灵气秀美的香山湖,成为市民爬山时登高远眺的香山一景;市区东郊的一块高岗地被打造为梁丰生态园,现已成了有着1500多种植物的城市“绿肺”;城区小城河也被改造成市民休闲的“城市会客厅”……

  这些人造美景,集中体现了张家港人对美的执着和用心。漫步一干河生态休闲风光带,记者看到,河道沿岸各类杂树交错生长,路边的草丛里散乱地开着不知名的小花,野趣盎然。张家港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减少人工痕迹,一干河生态廊道环境整治时,保留了原先的成片水杉和部分杂树,后期种植植物时也尽量避开了整齐划一、需要人工修剪的品种,播种野花时,绿化工人特意将野花种子混杂起来播撒,这才有了这精心设计的“漫不经心”。

  人造生态美景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尽可能与自然融合。在城市建设的空间管控上,张家港按照“珍爱自然、修复生态”原则,严守耕地利用、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对基本农田雷打不动加以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力度,同时加强市域水系循环沟通。目前,张家港市域范围已初步形成林地、绿地、湿地“三地融合”的生态基础空间和东、中、西部三大水循环体系。

  “绿化”产业结构

  从根本上为城市生态“减压”

  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新厂区,正在建设的厂房从外面看并无特殊之处,走进里面,才发现大有玄机。经过专业设备的处理,厂房内十分干燥,犹如置身沙漠。这是锂电池生产所需的特殊环境。“我们的生产流程选用了行业内最高水平的生产设备,全程没有污染。”公司负责人佟刚介绍,公司主要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的锂电池,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升温,产品供不应求,去年实现了3.6亿元的销售。目前公司二期工厂已经投用,今年有望向8亿元迈进。

  如今,张家港已经集聚一大批锂电池企业,形成了一条从功能添加剂、电解液到锂离子电池、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的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在前景广阔的锂电“蓝海”中抢占了先机。

  张家港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比重高,冶金化工产业占到了50%以上。张家港人深知,自身产业结构过于偏重,对环境带来了重压。要想从根本上为生态“减压”,必须在产业结构“绿化”上使力,培育“绿色产业”,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就是选择之一。

  在发力新兴绿色产业的同时,张家港还率先在钢铁、化工、纺织三大行业制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试点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领跑者”评价工作,引领企业争创行业标杆。作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沙钢集团通过实施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和工业用水“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年回收蒸汽200多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2%,吨钢耗新水仅为3.6立方米,其循环经济产生效益占企业总效益的20%。

  循环,不仅仅是企业增加效益的手段,也是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张家港保税区提出“绿色招商”理念,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看项目的先进性和环保性,更要看该项目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依托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全国,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冶金及工程机械再制造、机床、模具及切削工具再制造、电子办公设备再制造、再制造设备生产等五大再制造产品门类,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作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张家港已初步构建起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格局。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