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国际产能合作核心是产业输出

发稿时间:2017-03-30 08:15:39 来源: 河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和自身的实情比对,精耕细作国际产能合作,对于河南发展的行稳致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本报评论员丁新伟

  3月27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今年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计划已敲定,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引导优势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参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中美智能制造对话等国家级合作框架。(据3月28日本报报道)

  明大势,成大事。无论从现实的维度还是未来的经度来考量,2017年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的出台,将为河南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建设经济强省,注入强大的动力。

  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产能合作,国务院2015年5月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不到两年时间,从地方政府再到国企、民企,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今网上检索国际产能合作这个关键词,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国际产能合作成为一个竞相追逐的“风口”,在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国际产能合作机遇空前、潜力巨大,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加快调结构促转型。和自身的实情比对,精耕细作国际产能合作,对于河南发展的行稳致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GDP总量在去年跃上4万亿的新高度,加快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事关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质变的进程,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产能合作,显然是我省提质增效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纺织服装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通信设备、高铁和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的现实格局,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契机:无论是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去产能、去库存,还是纺织、食品、高端制造等颇具竞争力行业的厚植优势,皆有了施展身手的舞台。

  要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目前国际竞争视角正发生着重大转变,成为全球价值链竞争主体的是全球性跨国企业和全球城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在全球范围内集成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专家之言在提醒,让“合作计划”结出累累硕果,在国际产能合作的“风口”飞扬,必须像宇通、洛拖、中信重工等这些行业成功者那样,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国际产能合作的精髓,是产业而非产品的输出。???8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