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国好声音" 最缺民乐指挥人才

发稿时间:2017-03-30 07:50:4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中国青年网

香港中乐团深圳演出现场。

阎惠昌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文 齐洁爽/图

  “我们的高校培养了大量优秀民乐演奏家,古今作曲家也创作了许多优秀民乐作品,可是民乐指挥上哪里找?”面对传统文化的回暖潮,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抛出了这样的疑问。

  3月28日晚的深圳音乐厅,作为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华彩篇章,香港中乐团在阎惠昌的执棒下为深圳观众带来了“丝路幻想”专场音乐会。演出前夕,这位素以大胆创新闻名的著名指挥家接受了记者专访,在他看来,民乐指挥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中国好声音”传承和创新的步伐。

  民族乐团兴起,执棒的多是交响乐指挥

  相比起“民乐”“民族乐团”,阎惠昌更愿意用“中乐”“中乐团”的称谓,因为“它们就代表中国音乐”。他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内各城市的民乐团虽然数量上远不及西方交响乐团,但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光在北京,职业的民乐团就有4个。

  阎惠昌说,“民族管弦乐队”发源于上世纪20年代,形式上借鉴西方交响乐队,使用的是本民族乐器。古为今用的乐器编配、音色各异的乐器效果和“和谐”的交响要求,产生了“民乐指挥”这一乐队统筹者,是过往长期以来单乐器时代没有的角色。

  “在世界各地,我经常看到很多民族乐团的指挥都由交响乐指挥或团长兼任,有时甚至是作曲家亲自上阵,或者某个声部的演奏家客串,专业的民乐指挥人才严重缺乏。”

  阎惠昌以自身经历为例。“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率先在民乐系开设‘民族乐队指导’专业,我成了首届唯一的学生,受教于夏飞云老师。没想到入学半年后,这个专业取消了,我被迫改学交响乐指挥。直到大三下学期专业恢复,我立即提交了跨系申请,回来学民乐指挥。因为中国学交响乐指挥的多的是,但民乐指挥只有我一个,这块天地我可以发挥得更好。一毕业,我就被中央民族乐团聘为首席指挥,34岁评为国家一级指挥,因为民乐指挥人才实在太缺乏了。”

  演奏家、好作品大量涌现,却鲜有高校培养民乐指挥

  离开中央民族乐团后,阎惠昌曾受聘于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中乐团。他发现,数十年来,民乐指挥的匮乏并不是内地特有的现象。

  “在世界上,优秀的中乐指挥都是缺乏的。除了上海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等有相关课程,中国鲜有高等学院专门设立民乐指挥系。”他说,如今华语地区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民乐作曲家,各大音乐院校也培养了许多民乐演奏家,民乐指挥人才却一直非常匮乏,形成鲜明对比。

  阎惠昌说,民乐指挥和交响乐指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民乐指挥必须对每一种中国乐器都相当熟悉,要表达出中国音乐特有的神韵和意境,要广纳武术、剑术、书法、绘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中一切与线条、造型、意境、审美有关的知识,并充分调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来表现不同乐器的特定语言和韵味。”

  具备三样功夫才能当民乐团的“将军”

  1997年进入香港中乐团后,阎惠昌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决意以中乐团牵头培养民乐指挥人才。“我们举办中乐指挥大师班,现在已经第十年了,有东南亚近千人参加。后来我们又首创了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甚至有些国外的交响乐指挥也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中乐。”

  优秀的民乐指挥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阎惠昌认为,除了有出色的指挥技术,还需要具备三样功夫。“一是要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为,二是要对西方古典文化有了解,三是掌握现代音乐。这样才能横跨中西古典、甚至流行电子音乐领域。”

  香港中乐团40年创新 带来的启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用西方萨克斯演绎丝绸古韵,以民族管弦乐弹奏《上海滩》等经典港剧主题曲,用传说中的唐代古韵开启古今繁荣盛世之旅……这是香港中乐团当晚为深圳观众带来的惊喜。

  成立于1977年的香港中乐团拥有91位演奏家,拉弦、弹拨、吹管、敲击,样样出色,改革创新的步伐国际闻名。阎惠昌介绍,这个创新,首先表现在乐器上。

  阎惠昌说,2004年香港中乐团开始乐器改革。“乐团胡琴类乐器很多,传统是用蟒蛇皮制成,但蛇皮对温度、湿度很敏感,音色不稳定。我们研发了用塑料制成的环保皮替蛇皮,不仅在音质、音色、音量上带来质的飞跃,还保护了野生动物,在世界不同气候地区的演出都经受了考验。”

  香港中乐团还经常用“奇招”与观众互动。9年前造访深圳时,乐团曾发给全场观众一人一个拨浪鼓,在压轴曲目《黄河畅想》中,台上台下千面拨浪鼓齐奏出黄河巨浪的音效,让人记忆犹新。

  阎惠昌说,中乐团的理念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不仅参与民族舞剧演出、为话剧和明星演唱会配乐,还经常结合粤剧、舞蹈、书法、绘画、茶艺、花道等演绎跨界音乐会,与香港市民打成一片。

  “在香港,民乐从来没有过低潮。”阎惠昌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