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拿什么来救助失守的城市托养中心

发稿时间:2017-03-28 08:09:58 来源: 大众日报 中国青年网

  □王聃

  2016年8月8日清晨,深圳15岁的自闭症少年雷文锋悄然离开了家门。之后,他一路向北,走出深圳、经过东莞,辗转被相关部门送到韶关的新丰县练溪托养中心。45天后,他在新丰县人民医院死亡,死因为伤寒。自闭症少年雷文锋死于新丰县练溪托养中心后,韶关市政府随后作出回应称,已严厉查处新丰县练溪托养中心。民政部门已于3月2日正式取缔该托养中心,对现有733名托养对象进行了妥善安置。(3月20日《新京报》)

  一个少年在离家后,被送到城市救助站。父亲再看到他时,他已是一具瘦小的尸体。而新闻显示,2017年1月至2月18日,练溪托养中心49天共死亡了20人。多位知情人透露,练溪托养中心自成立伊始,就一直有相关官员的关系人参与经营,“一年盈利一两百万以上”。按照2015年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意见》,对于长期滞留救助站的流乞人员,可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福利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实行站外托养。但所谓的站外托养,竟屡屡催生意外的死亡。托养中心,为什么而沦陷?

  当然,一个练溪托养中心之乱也许只是个案,但它依旧有助于我们去剖析当下救助体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为什么练溪托养中心里的意外死亡会不可遏制地发生?在我看来,一切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它与当下一些地方救助体系的欠透明有着直接关联。救助本是关心弱势群体的事业,正因为如此,要兑现其救济的终极目的,首先必须要以救助体制的透明运行为前提。但在练溪托养中心,许多黑幕都是少年雷文锋死亡后才被发现。因为习惯了封闭化管理,所以难免意外频生。

  先有救助机构的不透明与不受监督,然后才有了少年雷文锋之死,但原因并不止于此,救助机构本身的功能也值得反思。从当前的情形来看,包括托养中心在内的城市救助机构,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转送”的作用,它仅仅是以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返乡,暂时解决他们吃住为职责。对于收留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并无源头上必须救助的压力,也不试图去提供延伸式的救助措施。当一些救助机构只把流浪乞讨人员当成特定任务下的管理对象,如此,种种匪夷所思的情形自然就会发生。

  谁应该对少年雷文锋之死负责?拿什么来救助失守的城市托养中心?在15岁自闭症少年意外死亡之后,它已成为难以回避的人心与制度之问。没有人可以被随意侮辱与伤害,本应该温情脉脉的救助机构里,更容不得“49天死亡20人”的惨剧。屈指算来,今年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施行的第十四年。14年前,青年孙志刚之死,让整个社会关注到收容制度之恶。14年之后,少年雷文锋之死,也当让我们更多反思当下救助管理的缺陷。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